百姓健康 | 糖尿病对脑微血管病变及脑卒中的影响

2025-07-19 09:27:50 来源:上海杨浦 选稿:蒋昕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联合

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推出《百姓健康》栏目

我们邀请辖区内各大医院的专家

为大家解读介绍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本期邀请到的是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中医康复科副主任医师蔡之幸

来聊一聊糖尿病

对脑微血管病变及脑卒中的影响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

中医康复科副主任医师蔡之幸

图片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普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身体大血管阻塞与脑卒中、冠心病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密切联系。然而比起人体的大血管,微循环的障碍往往被忽视。今天一起探讨糖尿病对脑微血管病变和脑卒中的影响,以及科学的糖尿病管理对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作用。

一、为什么说糖尿病患者更易复发脑卒中,且预后更差?

糖尿病本身不痛不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那么脑卒中就是由糖尿病所引发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大家比较熟悉的“脑梗死”,它占到全部脑卒中发病的75-90%。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通过血管病变导致机体的功能障碍,当这些慢性血管病变影响到脑部血管时,就可能诱发急性的脑梗死。

从关键的病理机制上看——

首先,血糖升高会对全身所有的血管,尤其是脑微血管造成伤害,加速脑微血管的狭窄与硬化、促使微血栓形成;

其次,血糖水平的不稳定将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障碍,医学上的专用术语叫做“胰岛素抵抗”。它一方面可导致肝脏合成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造成脂代谢紊乱。另一方面将影响神经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能力,无法满足脑缺血状态下神经细胞对能量的高要求,这将导致脑梗死的核心区域面积扩大40%;

此外,高血糖还可引发血管内皮的慢性炎症状态,增加血管内斑块的不稳定性,使得急性脑梗死后的再栓塞风险提升3倍以上。

所以说,糖尿病患者的脑卒中更易复发,预后也更差。

二、“脑微血管病变”到底是什么?糖尿病对“脑微血管病变”又有怎样的危害?

“脑微血管病变”是指病变发生在脑组织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等小血管的病理改变。据调查,中老年人群中,脑小血管病的患病率超过70%。日常生活中常常提到的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改变、脑微出血、脑萎缩等都可以归属于脑微血管病变的范畴。

“脑微血管病变”有个可怕的名称叫做:沉默的“脑毁损者”。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将引发脑组织内皮细胞损伤,破坏血脑屏障,诱导脑白质病变和脑微出血,明显增加患者认知障碍和无症状性脑梗死灶发生的风险。

三、该如何应对糖尿病和脑梗死这两大慢性疾患?

首先,当然是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但要提醒大家,仅仅关注血糖数值的下降是远远不够的。

什么许多患者虽然血糖值控制较好,但仍然发生了急性脑卒中的原因。如果从血管病变的角度来看待这两大慢性疾患,就会发现无论是糖尿病还是脑卒中,都存在着微血管、大血管的“双重损害”,那么立足“大血管与微血管”的“双轨保护”,可能会让我们手握“降糖”钥匙的同时,找到另一把关键有效的“钥匙”。

事实上,糖尿病管理正沿着这样的目标努力。近年来新型降糖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 2抑制剂(SGLT2)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能有效减少血脑屏障内皮细胞中钠的超载,调节脑渗透压,减轻脑水肿;新型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1(GLP1)在降糖的同时,能有效减少脑神经元的凋亡。

可见,目前的血糖管理,不仅仅局限于追求血糖数值的达标,更注重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血管的保护。

四、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关注哪些方面来保护自己的脑血管健康呢?

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降脂、减重、增肌是不可忽视的三个重要方面。

除了血糖,糖尿病患者还需关注自己的脂代谢是否紊乱,务必强化降脂治疗,以缩小脑内白质的损伤;必须关注自身的体重变化,通过足量的蛋白质饮食和抗阻训练的科学运动方式,减重增肌。

五、中医中药在糖尿病与脑血管病变方面有什么有效干预方案?

中医中药在糖尿病与脑血管病变的管理中的确有一些特色之处。TCD检测发现,针灸“颞三针”可使脑血流速度明显提升,中药有效成分注射液在改善脑循环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葛根素能明显改善血脑屏障的损伤;银杏内酯注射液可有效清除脑组织的毒性脂质沉积;而水蛭素、三七皂苷等中药活性成分则能有效地抑制微血栓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