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玄武敕令”13个月11次改名,姓名自由权不能成为流量工具
|
据上游新闻报道,6月29日,湖南24岁的周景明(现持有身份证上的名字)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自己请求改回曾用名朱雀玄武的申请暂未通过审批。郴州市桂阳县公安局回复称,反映人周景明(曾用名:朱云飞、朱雀玄武、朱雀玄武敕令)自2024年5月起先后多次申请更名,该局已为其改名三次,2025年6月24日提出的更名申请是近13个月来第11次。依据《民法典》,其频繁申请更名已属扰乱公共秩序、浪费行政资源。周景明称频繁改名的原因是自己想出名引发关注。
|
周景明从最初的朱云飞,到朱雀玄武,再到朱雀玄武敕令,如今又接连申请诸如“周天紫微大帝”“周黄帝武则天”等一系列让人瞠目结舌的名字,还曾尝试申请48字的超长名字,这频繁改名的操作,一次次冲击着大众的认知。他直言想通过改名引发关注,目的就是想红。他如此这般的操作已然不只是个人私事,更牵扯到公共秩序与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
|
无论如何,姓名自由权不应成为博眼球的工具。
|
从个人角度追求独特、渴望被关注,本无可厚非。但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姓名自由权,前提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更不能因为滥用权利损害公共利益。“周天紫微大帝”这类名字明显超出了正常的姓名范畴,极易引发公众误解,与公序良俗背道而驰。
|
从社会公共秩序的层面来看,个人每一次姓名的变更,都涉及到户籍系统更新、身份证重制、档案信息调整等一系列复杂流程,这背后需要耗费大量的行政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周景明13个月申请了11次改名,已经属于扰乱公共秩序、浪费行政资源的行为。倘若每个人都为了博眼球、出名,随意且频繁地申请改名,那户籍管理秩序必将陷入混乱。
|
从社会风气的角度来看,如今社交媒体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年轻人又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影响。如果这种带有争议性的频繁改名行为没有得到正确引导和规范,可能会让一些人误以为,只要足够“出格”,就能轻松获得关注,从而纷纷效仿。长此以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会受到冲击,人们不再通过踏实努力去实现梦想,而是一门心思寻找捷径,这无疑会带坏社会风气。
|
这种频繁改名博眼球的行为,本质是流量思维对个人选择的渗透。想出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把改名当成“流量密码”,滥用姓名自由权,扰乱公共秩序,则是万万不可取的。在追求个人目标时,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与其在名字上玩花样,不如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毕竟,人生不是短跑冲刺,而是一场比拼耐力的长跑,靠才华和努力沉淀下来的价值,才是真正能站稳脚跟的“流量密码”。
|
上游新闻 崔涛
|
编辑:龙春晖 责编:李洋,郎清湘 审核: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