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经贸大举办第二届“我为世贸组织改革献一策”征文活动总结交流会暨“世贸组织改革与创新”研讨会

2025-04-29 07:35:27 来源: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选稿:费一妍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精神,配合我国政府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工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发起了“我为世贸组织改革献一策”征文活动,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征集完善细化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中国方案和建议。4月27日,第二届“我为世贸组织改革献一策”征文活动总结交流会暨“世贸组织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长宁校区顺利举行。商务部世贸司代表,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商务部世贸司原司长洪晓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校党委副书记章益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WTO教席主持人屠新泉以及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开展交流研讨。

汪荣明代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致辞。他向莅临参会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商务部世贸司、各高校和单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学校与世贸组织的合作由来已久,学校始终关心多边贸易体制命运,并在中国与世贸组织的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在世贸组织成立30周年之际,第二届“我为世贸组织改革献一策”征文活动暨“世贸组织改革与创新”研讨会必将在去年的基础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最后,他向获奖的师生表示祝贺,鼓励大家在世贸组织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继续砥砺深耕,为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经贸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屠新泉在致辞中指出,国内两家教席院校在商务部的指导下紧密合作,成果丰硕。连续两年合作举办“我为世贸组织改革献一策”征文活动,是双方深度合作的又一例证。在当前世贸组织面临困境之际,他很欣慰地看到众多青年学子踊跃参与这次征文活动,为世贸组织的未来积蓄力量。他希望中国广大师生积极履行责任,为世贸组织改革贡献建设性方案。

商务部世贸司处长王琛介绍了中国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的最新进展,批驳了关于世贸组织的几种错误观点,就学术界参与世贸组织研究的领域和方向提出意见建议,希望“我为世贸组织改革献一策”征文活动能够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化,为我国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工作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会议开幕式由章益国主持。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应品广宣布第二届“我为世贸组织改革献一策”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汪荣明、章益国和屠新泉分别为一、二、三等奖的获奖师生颁奖。

应品广主持研讨会“国家安全例外的边界”主题研讨环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馨熠、武汉大学阮淑慧、浙江大学陈典、中国政法大学尹波宸分别汇报了研究成果。洪晓东和屠新泉作为与谈人进行点评。

“人工智能与国际贸易规则问题”环节的主题研讨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副院长王瑞领主持。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陈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吴梓杰、吉林大学孙兆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章欣怡分别介绍研究成果。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WTO教席联席主持人纪文华作为与谈人点评。

“WTO谈判新议题”主题研讨环节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副院长赫璟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彬、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吴何辰、南京农业大学徐亦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周涵分别对研究成果进行阐述。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国际法室主任、研究员王海峰,日内瓦智库“多边主义之友小组”创始人兼总裁卢先堃进行点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夏玮教授主持总结闭幕环节。

洪晓东作会议总结。他指出,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应对单边主义的关键。为世贸组织改革建言献策要以国情为基础,以中国利益为出发点,把法学和经济学的专业知识、工具摆到规则当中,以大的题目、小的视角,从细处着手。他还希望与会人员关注国际经贸格局演变、自由和区域贸易协定发展以及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合作机会等给世贸组织改革带来的机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党委书记刘素贞致闭幕辞。

本次会议在商务部世贸司的指导下,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世界贸易组织讲席(中国)研究院、WTO亚太培训中心、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联合承办。会议的成功举办,既是推动我国商务主管部门和学术界加强对话交流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对我国世贸组织研究储备的一次重要检验。关于世贸组织改革与创新的观点碰撞和交流,对于打通学界和政府部门对接的“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推进世贸组织改革和全球经贸治理研究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同时也是我校承担的世贸组织教席计划的重要成果。

“我为世贸组织改革献一策”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一等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李彬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吴何辰、吴子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章欣怡

中国政法大学 魏积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黄馨熠、陈棉鑫

二等奖

武汉大学 阮淑慧

浙江大学 陈典、孙一昊

武汉大学 唐灵唯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 陈辰、孙新珍、范心仪

中国人民大学 陈禹锦

上海政法学院 姚思齐

中国政法大学 尹波宸

吉林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 孙兆航、马仁如

南京农业大学 徐亦琦

成都文理学院 郑雪丽

三等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周涵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凌佳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赵紫菡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吴梓杰

上海财经大学 董明玲

武汉大学 何耀星

上海政法学院 娄卫阳

山东科技大学 王庆丰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黄妤卉、黄钰婷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楚玉祥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徐彦哲、王塬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郑诗仪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杨乐天

复旦大学 赵永晗、田素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陈伶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