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帐篷区管理上海成功走出一条为民所享之路

2024-12-25 22:51:09 来源:东方网·城市导报 选稿:魏丽君

按照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沪绿容〔2022〕333号文件《上海市城市公园帐篷区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的通知要求,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公园中心”)积极实施各项工作,全面加强公园帐篷区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城市公园管理与服务水平。

按照公园帐篷管理要切实做到“为民所享”的宗旨,公园中心通过前期的调查摸底、走访问询、专题研讨等深入细致的工作,在全面听取公园管理专家、新闻媒体、一线管理者以及广大游客市民意见和建议基础上,特别是向全市公开征集“金点子”活动,着手进行帐篷管理十大示范点建设,示范点建设按照相关的“指引”条例进行,选择了市直属公园、大型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的代表,进行试点实施。到目前为止,十大示范点建设成功运营,管理有序、市民欢迎、安全平稳,社会反响良好。

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做示范

根据《上海市绿化条例》《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上海市城市公园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制定的“指引”,适用于利用开阔草坪、林下空间等区域为市民游客自行搭建可临时休憩、游玩,可拆卸、非住宿帐篷的城市公园。遵循“因地制宜、分类管理、文明健康、安全有序”的总体原则,避免干扰游园秩序和破坏植物生长。市绿化市容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城市公园帐篷区管理的指导和检查,明确总体管理要求,公布市属公园中可搭建帐篷的公园名单;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负责本区城市公园帐篷区的监督管理,公布可搭建帐篷的公园名单;各公园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公园帐篷区的日常管理,落实执行指引要求,包括细则制定、明确告示、宣传引导、秩序维护、安全保障、环境保洁等。

优质空间优化服务顺民意

在公园的草坪上搭一个帐篷,家人出游、友人聚会,是很多人理想中的模样。公园中心充分考虑民意,在调研的过程中,对十大示范点的草坪空间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既要考虑草坪的共享属性,又从养护专业上积极寻找对策,在各示范点的草坪上找到可以搭设帐篷的空间,同时将管理服务跟上,确保草坪上的帐篷搭建安全有序。

共青森林公园,草坪轮休前后对比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自2021年7月免费开放以来,园内每天有近400顶帐篷(天幕),清明、五一、国庆等假期,每天的帐篷(天幕)上千。在示范点建设中,公园中心在公园召开了研讨会,会上,公园介绍了经验,同时听取了专家的建议后,继续优化升级,通过制定管理指引、开展草坪轮休、开展现状调查、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安全巡查等多种手段,不断优化管理,规划可搭建帐篷区域、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加强安保及志愿者巡查、发放安全警示标志、纠正地钉露头及违规用火用电现象等举措,积极引导游客有序安全搭建帐篷,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游客游园的舒适度,针对使用电磁炉、明火加热食物的现象,立即劝阻其停止使用,使相关投诉数量显著下降。

上海植物园经过调查摸底,选择了距离园区主要游览路线较远、地势相对平坦、周围无湖泊和山坡等存在安全隐患的3块草坪,将其辟为“帐篷专区”,受到游客市民的欢迎和好评。

金鹤公园

金鹤公园帐篷区游客都是家庭或者家庭结伴出游。夏天,由于河西侧帐篷区没有树木的遮阳,游客们都不愿意去。经过调整,公园管理方在河东侧另外开辟出了三处帐篷区,并明确,河西侧帐篷区面积较大,指定天幕搭设区域,河东三处禁止搭设天幕。解决了游客提出的诉求,同时也解决了草坪轮换养护问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共同管理共享福祉获好评

公园帐篷一度出现超大型天幕的固定方式安全隐患大、卡式炉等使用以及草坪破坏严重等问题,不仅严重困扰着公园管理者,也威胁了游客的安全,使相关公园的投诉增加。

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通过与公园管理者、帐篷使用者、帐篷生产商以及媒体、市民的沟通,提出了共同管理的思路:除了公园管理方以外,帐篷使用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公园安排养护人员、安保人员实时跟踪管理,帐篷使用者严格遵守公园帐篷管理规定,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真正做到共享福祉。

闵行体育公园,绑扎红色警示粘带

上海闵行体育公园搭帐篷数量达到近200个,公园严格按规范认真组织开展城市公园帐篷、天幕管理工作,制定大客流管理的临时管控措施,帐篷使用者也积极配合,规范、遵章、守纪、自律、快乐,保安特绑扎了红色警示粘带提醒游客,自开放以来未发生安全事故及游客间的纠纷矛盾。

世纪公园

根据2023年上半年数据统计,世纪公园高峰期一天的帐篷搭建数量高达1700—1800个,其中天幕占总数的40%。为了安全使用帐篷,世纪公园在公园入口处发放帐篷搭设《告市民游客书》,从遵守游园秩序,注意游园安全,保持环境卫生,和谐友善社交和争当文明使者五方面规范帐篷搭设。各大草坪周边树立帐篷搭设告知牌,倡导游客文明搭设帐篷,公园内禁止使用营火、烧烤、宿营等行为。在节假日期间,专人专管,一人管理一块草坪,及时劝阻不规范搭建及不文明行为。公园还利用广播提示文明搭建帐篷等信息。

在黄兴公园9000平方米的帐篷区域,一律推荐使用中小型家用帐篷,在规定区域内可搭建不高于3.5米、不长于8米的小型天幕,沿草坪周边区域搭建,留出草坪中央区域作为游客公共活动区域。搭设帐篷、天幕时,地钉打入地下不露头,园方做好服务,保安员还会帮助市民搭帐篷风绳上应悬挂安全警示标志,加强帐篷区域巡视,监督和指导游客遵守规定,规范搭建帐篷,帐篷间留出足够距离(20平方米每个帐篷,100平方米每个天幕)作为安全通道,避免帐篷搭建过于密集,影响紧急疏散和救援通道的畅通。

风景独好风评更佳上台阶

由于公园中心严格抓好各项规范管理工作,在公园管理者和广大游客的支持和配合下,十大示范点的帐篷区域不仅满足了广大使用者的要求,更成为公园独特的风景。

闵行文化公园拥有草坪近17万平方米,在推进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将位于公园开阔地带的草坪设立了4片帐篷区:漕宝路儿童乐园区域500平方米、漕宝路台地园区域400平方米、音乐广场草坪区域800平方米,吴中路东侧草坪区域350平方米,搭帐篷最多可承载数量有450个。这种分区分片、阶段性开放草坪,让市民游客亲近自然、享受草地休憩的方式,使帐篷成为园中一景,让人心旷神怡。

耀华滨江公园

耀华滨江公园按照“江、花、林、台”的设计理念进行平台栈道的设置,借用场地内的江水、花海、林木等自然元素作为设计主题,结合植物整体配植,新增搭设帐篷活动对滨江沿线的功能完整性作为补充,使帐篷区有了层次感和空间艺术感。

控流限地控制有道受欢迎

按照公园中心的要求,十大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各公园根据自己的场地特征和管理要求出招,控流限地,做到可控可管。

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制定帐篷区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帐篷区显眼处设置标识标牌明确帐篷搭设区域,分为帐篷搭建区及游玩活动区,互不影响互不干扰,原则上单个帐篷的搭建使用区域面积保持在5平方米及以上,确保活动空间和安全距离。帐篷开放区还进行轮休,保障草坪能有较好的养护休眠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园环境,并在“上海智慧公园”微信公众号对外公示。

白沙公园对帐篷实行控流管理,当达到最大承载量时限制新帐篷进入,并通过安排安保人员、志愿者加强帐篷区常态化巡检,严格控制增量。草坪返青期分区域轮流开放。

林荫下、草坪上,白色的帐篷与绿色空间相映成趣,十大示范点建设成功破解了多年困扰行业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园共享开放服务不断优化的今天,公园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帐篷进公园也是公园服务实现“全龄化、适青化、多元化”服务的重要一环,是公园姓“公”理念的完美诠释。

公园中心将认真总结十大示范点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各类管理,按照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上级部门的要求,聚焦“人民至上”的要求,稳步有序推进公园开放共享过程中的各项服务工作,为公园的城市建设提供规范的、受市民欢迎的样本,全面提升公园的满意度。

链接:上海市公园管理事务中心帐篷管理十大示范点(排列不分先后)

1.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 2. 上海植物园 | 3. 世纪公园 | 4. 黄兴公园 | 5. 闵行体育公园 | 6. 闵行文化公园 | 7. 上海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 | 8. 耀华滨江公园 | 9. 白沙公园 | 10.金鹤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