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止水:中国古代铜镜展在华东师大博物馆开幕
秦汉止水
展览时间
2024年10月15日——2024年11月15日
8:30-11:30 13:30-16:30
(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闭馆)
展览开幕时间
2024年10月15日(周二)14:00
展览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展厅
(普陀校区博创楼二楼,金沙江路校门旁)
【展览简介】
中国古代铜镜是古人用于照面饰容的生活用品,铜镜上形式多样的纹饰、内容丰富的铭文,也是古代文化、艺术、哲学思想、社会风俗等的重要载体,蕴藏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和丰富思想,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方家王纲怀致力于中国古代铜镜收藏与研究凡三十余年。他审视铜镜度量,细化秦镜分期标准,系统研究汉镜铭文内容与书体演变,全面收集考古出土与私人收藏的铜镜资料,出版《秦镜文化研究》《汉镜铭文图集》《唐镜与唐诗》《止水文集》《镜铭隶变帖》《秦汉镜拓三百品》等31部专著,不仅为铜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也提出了不少独到的学术见解。2024年4月,王纲怀先生和致达集团携手协力,将先秦至汉代的100面铜镜捐赠给华东师范大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助力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值华东师大校庆73周年之际,华东师大博物馆特举办“秦汉止水——中国古代铜镜展”。
【铜镜概览】
中国最早的青铜镜可以追溯到距今约四千年前的齐家文化。随着制镜工艺的发展,铜镜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几种形制,如圆形、方形、菱花形、葵花形等。
▲铜镜各部位名称
图片来源: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
镜面:铜镜的正面,光亮可以照容。
背面:镜面的反面,多铸有纹饰。
钮:在镜背的中央,有孔可以系带,可用手持或系在镜台上。
钮座:钮的周围,紧连钮的装饰部分。
内区、中区、外区:镜背配置纹饰的各部分。有的铜镜不分区,有的镜背以钮为中心,以各种形式的圆圈组成几个同心圆,靠近钮的部分为内区,其外为中区或外区。
边缘:镜背的的最外缘。
铜镜的色泽
镜面与镜背
【展品介绍】
▷云雷地六雷九龙镜
时代:战国—秦
直径:23.5厘米
此组龙纹是龙与花草结合的典型纹样,也被称为“花草龙纹”。全镜共有9条龙,在三分之一的局部图内,3条龙相互蟠绕,曲叠在一起。龙首方向各一,各具特色,各有形态。纹样构图极富变化,十分讲求构图穿插避让的美感,将一些花草的藤蔓、枝叶打散,与龙纹形象中的身、爪、翼、尾等相结合,仿佛成群的神龙同游于天际的云雾之中,浪漫神秘,颇具美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有“龙生九子”的说法,该镜九龙,或合此意。毫无疑问,龙纹的多变性和多样性是一个共识,源远流长地传承了两千余年。
——《秦镜文化研究》
▷云雷地三雷六燕九龙镜
时代:战国—秦
直径:23.3厘米
《史记·秦本纪》中有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说的就是秦人的祖先女修吞玄鸟(燕)卵后孕而生子大业的传说。故知,秦人是黄帝之孙颛顼的一个旁系,而其部落的图腾便是燕子。观此组龙纹,龙首前侧视,可见两突出的龙目,龙鼻、龙唇的细节刻画精到;龙颌大开,龙牙整齐排列,龙角尖耸;龙躯呈反C形,线条遒劲,张力十足;龙肢、龙爪健而有力;龙尾处有两只并行的“玄燕”纹,“燕纹”拖长的尾羽与其下的云气纹相交合,如梦似幻。不仅造型优美、生动,同时也暗含了深刻的历史故事与哲学理念。
——《秦镜文化研究》
▷内而光铭瑞兽博局镜
时代:西汉
直径:20.8厘米
铭文:外:内而光,明而清,湅石华,下之菁,见乃己,知人请,心志得,乐长生
内:长宜子孙
▷新有铭四灵博局镜
时代:新莽
直径:18.5厘米
铭文:亲(新)有善同(铜)出丹阳,和已(以)银锡青且明,左龙右虎主亖(四)彭(旁),八子九孙治
此镜当为汉尺八寸(18.48厘米)的标准器,末句缺二字,齐全者应为:“八子九孙治中央”。此类花边镜有一定的存世量,只是常见者多为汉尺七寸(16.17厘米)和汉尺六寸(13.86厘米)。这些花边纹饰将具象内容与抽象概念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对观赏者会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吸引力,堪称美学经典。
新莽时期,王莽家族占据高位要职,而早在王莽登上皇位约四十年前的元、成之际,王氏子孙就已在西汉王朝中纷纷占据要津。为此,“八子九孙治中央”的铭文,无论放在新莽时期还是四十年前的元、成之际,均有可靠的历史依据。
——《汉铭斋藏镜》
王纲怀先生、李新城博士为本展览提供了学术指导和支持,特此致谢。
展览围绕铜镜纹饰与制作工艺,设有多种互动体验,敬请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近期推送。
温馨提示
开放时间:
2024年10月15日——2024年11月15日
8:30—11:30 13:30—16:30
(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闭馆)
注:团队参观请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