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与精品城区深度融合 | 浦东拓展居民健康品质生活新空间

2024-07-11 10:58:28 作者:张宝珍 来源:东方网·城市导报 选稿:魏丽君

本报讯 (记者 张宝珍) 今年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提出和行动推进10周年,浦东新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要求,把“精品城区”建设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深度融合,聚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等多方面,推动城市环境的综合提升。积极统筹实施年度项目建设,打造“人民坊”“六艺亭”等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深入践行社区规划师制度,搭建好“人民大课堂”交流平台,汇聚政府职能部门、专业规划设计团队以及社区公众的力量,拓展居民健康高品质生活的新空间。

浦东新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浦东新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各委办局持续配合推进,各街镇积极探索实践,持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截至2024年6月底,浦东新区“精品城区”年度计划启动152项、完成122项,已启动115项,完成65项,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前,浦东新区“精品城区”专项行动计划全部建设任务已累计启动353项,累计完成303项,涌现出“松林路樱花景观道”“丰华园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批亮点案例,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背街巷”转变为“风景线”

陆家嘴街道根据“一城一圈一带三住区”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有序推进城市更新。从“背街巷”到“风景线”,咖啡文化主题墙、移动咖啡车、松林邻里坊等精品城区一系列的标配到位,令人目不暇接——昔日的松林路以青桐作为行道树,如今栽植了2.2米以上的樱花树,形成一条特色樱花景观道路,该路段还进行了慢行系统优化及绿地升级改造,同步还叠加迷宫主题儿童口袋公园、咖啡文化墙和移动咖啡车,为辖区居民、周边学校学生提供更安全、便捷、可玩的出行环境。

看到咖啡馆里呈现与咖啡相关的独特元素以及温馨舒适的装饰,人们来到这里便能沉浸在愉悦的咖啡体验中;松林邻里坊集为老助餐、就创培、文化教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公益共享空间,成为充满创意、活力、友好的邻里天地;福外小学艺术围墙,以艺术化符号,增加童趣空间;迷乐公园满足周边居民活动需求,使居民们的满意度感受度不断增强。

让沿街商铺有颜值和内涵

周家渡街道遵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实现高品质城市建设需求的同时,尽可能保留陪伴老百姓多年的袅袅烟火气。将齐河路景观休闲一条街以“烟火气、市井味、慢生活”为定位的特色街区,在不影响行人通行、不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不影响市容整体秩序的情况下,统筹新旧,保留原有的商业氛围,保留历史的记忆,营造人人可参与的浓厚氛围,使更多居民享受有颜值、有温度的幸福美好生活。

塘桥街道因地制宜以蓝村路—南泉路“T”型街区为样板,将不足1.5公里长的老街区内分布了300余家商户,通过设计更新、架空线下沉、电线杆平移、临时接客点设立等便民举措,真正实现菜场、商场、广场、学校、小区五方需求兼顾,统筹推进生活、生产、生态空间优化,融合商业、生活、社交功能,实现街区环境、服务功能与商业业态的全面提升。 

数字化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东明路街道形成教育、医疗、金融等六大类近20个党建服务项目,打造“明心街区融合圈”,形成“明心先锋”“明心文化”“明心伙伴”“明心地标”“明心服务”五大品牌矩阵式党建格局,推动相关做法获第二届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其数字化探索治理方式转型,开发数字系统和应用场景,实现街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数据化;打造智慧停车、街面管理等多个应用场景,并实现街面跨门营业、乱设摊等问题的智能发现和闭环处置;开展“四元一体”(元地图、元空间、元体验、元积分)的“元街区”建设,搭建“虚实数”融合的“街区治理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目前小程序累计用户数已达到3393人,单日最高访问次数达375次。

党群阵地赋能企业服务

丰华园党群服务中心是浦东第一个设在企业园区内的党群阵地。南码头路街道正着力于建设“对中小微企业格外友好”的精品城区,构建起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公司门口就是办事入口”的企业友好生态圈,成为服务企业(包括企业家、高端人才和广大从业人群)的温馨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璟尚居民区是南码头区域规模体量最大的新型人才社区,集聚了近2000户全市文化、科技、金融及政务领域高端人才。该街道打造“南仓·璟彩生活家”人才服务空间,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品质与高效,服务各领域精英人才安居乐业及兴业成长。

总结经验巩固提升成果

上钢新村街道围绕“有自然、更宜居”“有活力、更宜业”“有功能、更宜游”“有温度、更宜养”“有文化、更宜学”,在改善生活环境品质、构建良好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指数、优化为老服务供给、厚植文化底色等方面形成了“上钢经验”。

潍坊新村街道提出了精品城区建设“166”三年行动计划,围绕“至简至美、大道潍坊”建设目标,坚持“五个一体化”:一是党建引领与社会参与一体化;二是稳步实施精品城区三年行动计划49个项目;三是街区改造与小区整新一体化,增加休憩座椅、晾衣架等小区“公共家具”41处;四是规划建设和管理养护一体化;五是强化治理与优化服务一体化,使街区商户、社区居民成为“街区治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