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探讨未来教育的论坛上,院士寄语学子:真正的创新要将技术与真理相结合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5月30日报道:院士科普讲坛、STEAM等教育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指导、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4安生未来教育高峰论坛及创新成果展”于昨日在上海安生学校开幕。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等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教育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与发展。本次论坛及创新成果展旨在为打造上海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智力支撑和有益参考,并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创新与发展趋势。
论坛现场
5月29日举办的高峰论坛以“未来已来,教育何去何从?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和规划”为主题,搭建起高层次交流平台,汇聚国内外顶尖的教育专家、学者及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红外物理学家、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褚君浩做主旨演讲。他指出,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尤为重要。创新人才不仅要具备学习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通过博览群书、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来不断磨炼。他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所需的四项基本素质:勤奋、好奇、渐进和远志,这些素质将引导他们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褚君浩特别强调了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理念的重要性,即科学发现规律、技术应用和工程实践的结合。这与古人所说的“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的观念相契合。“在追求技术的同时,不应忽视对规律和真理的探求,只有将技术与真理相结合,才能达到真正的创新。”他呼吁,要将这样的理念贯彻到教育当中去,培养出既有深厚学术基础,又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在圆桌讨论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杨雄里,褚君浩院士,上海总工程师协会智库专家金贤,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等共同探讨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共同为未来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
创新成果展
此外,在5月30日举办的创新成果展上,13组学生集中展示了学校最新的PBL(问题驱动教学法)、STEAM等教育科技创新成果。上海安生学校理事长张梧华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为国内外教育界人士提供深入交流与互相学习的平台,推动教育行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