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点亮希望之光,回望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30年

2024-05-23 11:50:56 作者:包永婷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5月23日报道:5月21日,《魔都慈善——我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出版座谈会暨教育公益类基金会发展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是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于1993年正式成立的公募基金会。《魔都慈善——我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对20多位教育界、公益界和基金会核心人士的一系列深度访谈,从亲历者的视角生动展现了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30成立年来在支持和服务教育行业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与会嘉宾一致表示,这本书是市教育发展基金会30年辉煌成就的缩影,深度诠释了教育与公益相互促进的理念——“教育是最好的公益,公益也是最好的教育”,从中得以重温上海教育改革发展“来时路”,深入感受上海教育人的使命感,深入思考上海教育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表示,从《问道教育四十年》的深度探索,到“申光计划”丛书的成功推进,直至《魔都慈善——我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世纪出版集团与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一系列合作不仅仅是业务层面的协同,更是双方在推动社会进步理念上的深刻共鸣。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焦扬称赞基金会传承了第一任理事长谢丽娟的“自行车”精神。基金会与复旦大学共同探索“公募基金会+高校基金会”的新型合作模式,资助修缮了包括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在内的复旦大学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为高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爱建特种基金会理事长范永进介绍了基金会与爱建特种基金会共同启动的“申光计划”首批成果,四部传记作品《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传》《大爱交响——曹鹏传》《流金年代——龚浩成传》《岁月感悟——朱荣林随笔》出版,并受到读者欢迎。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一至第三届理事王世豪认为,要坚持“基金会的核心使命在于‘支持教育、服务教育’”,强化人才培育,在“汇聚资源智慧,促进善意教育”的道路上持续发声。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介绍,《魔都慈善——我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是对30年基金会工作的一次新的总结。该书生动阐述了基金会“大业有大爱、大业有大道、大业有大成”的核心理念。“大爱”体现在基金会致力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无私奉献中;“大道”则指遵循国家教育战略,响应教育强国的号召,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强化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大成”意味着基金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与合作。他感慨地说:“对公益慈善要有敬畏之心、大爱之心,不忘初心,用真理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串联起捐赠者、志愿者、受益者。”

在教育慈善事业践行的过程中,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先后创立“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星光计划”“联盟计划”“普光计划”“申光计划”“强基计划”等一系列品牌项目,设立和资助了“关爱青少年成长特别贡献奖”“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项目”“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等特色项目活动,还在对口教育支援等方面作出极大的努力。

活动现场,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东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上海松江区爱菊学校、宝山区教育学院10家单位获赠图书。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指导,上海人民出版社主办,学林出版社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