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闵行区图书馆入选这个名单→

2024-05-22 09:34:06 来源:今日闵行 选稿:倪皓月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基层公共阅读服务推广项目名单,全国共有204家图书馆入选。其中,上海市有5家,闵行区图书馆因案例《城市化进程中全民阅读的闵行实践》榜上有名。据悉,该评选旨在提升基层公共阅读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推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发挥总分馆制引领作用,夯实基层阅读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亟待探索和破解的难题。

闵行区图书馆从打造精致多元的便民阅读空间、夯实高效垂直的基层阅读服务体系、丰富精细分众的城乡阅读供给等方面入手,探索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目前已形成了闵行区图书馆、14家街镇图书馆、478家村居图书室、79家农家书屋、36家城市书房、20处城市书柜的三级公共图书馆网络。

铺设城市书房、城市书柜

打造精致多元的便民阅读空间

“闵行城市书房”项目自2017年启动至今,连续两年纳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旨在丰富市民家门口的阅读空间,目前闵行已建成36家城市书房,实现区域内14个镇、街道、莘庄工业区全覆盖。

通过打造温馨舒适的公共文化空间、统一标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个性化建设,延伸阅读阵地;通过无人值守、读者自我管理与志愿者自治管理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及RFID技术提供一卡通图书外借、阅览、文化休闲、无线上网等自助式服务,把图书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为探索闵行城市书房和农家书屋的融合打通,2024年,闵行区图书馆计划通过总分馆联动,在浦江镇大治河南布点“闵行城市书房花田馆”,打造闵行首家开在村里的城市书房,辐射大治河南沿岸乡村振兴“一带六村”区域,营造乡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

“闵行城市书柜”自2020年启动以来,着力与闵行城市书房等阅读点位形成互补,选点全区村居、社区、商圈、企业园区等20个点位,以24小时无人值守的自助式服务方式,提供各柜间通借通还、秒借秒还的图书借阅服务等。闵行区图书馆同时根据周边读者特点及需求,有针对性地轮换、更新图书。截至2023年底,书柜借阅量逾6万册次。

深耕硬件服务、典型选树

夯实高效垂直的基层阅读服务体系

依托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按照运维一体化、管理数据化、考核标准化的原则,区图书馆对全区公共图书馆阅读体系进行高效管理。

通过上海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系统藏书、借阅管理、阅读活动配送、人员培训、图书馆服务考核等方式,实现区域图书资源、活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共管共用共享;闵行城市书房连接上海中心图书馆一卡通系统,在区域内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区图书馆定期组织街镇馆馆长及馆员、村居图书室工作人员、志愿者代表的基础业务、数字业务培训,夯实基层阅读服务队伍建设。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乡村阅读中的示范带动和价值引领作用,提升农家书屋效能,区图书馆以总分馆建设为引领,通过理论培训、实操实践、阅读指导等形式,加强“乡村阅读推广人”的培育。

马桥镇图书馆馆长顾春燕是闵行区最具影响力的乡村阅读推广人代表。在她的引领和号召下,马桥镇先后打造闵行城市书房满天星馆、城市书房三冈馆,形成“文润三冈”主题阅读品牌,2019年至2021年共有11篇征文入选耕读新曲上海“农家书屋”征文选辑。

培育阅读品牌、阅读活动

丰富精细分众的城乡阅读供给

闵行区图书馆还围绕“书房有约”“阅读行走”“开卷有‘艺’”“区镇联动”等阅读板块,引领带动街镇图书馆、闵行城市书房等阅读空间广泛开展各类阅读推广活动,融合打造“一书一世界”闵行全民阅读品牌。

“书房有约”,在全区已建成的36家城市书房举办贯穿全年的阅读推广活动,探索“书房+直播”的阅读推广形式;“阅读行走”,以城市书房为起点,串联域内景区、历史建筑、艺术馆等各类旅游资源,打造“阅读+游赏+传统文化体验”相融合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开卷有‘艺’”,以“知识学习+社会美育”结合的方式,通过阅读公开课、美学专题讲座等方式,让大众在阅读中与艺术相约;“区镇联动”,积极引领街镇阅读氛围营造和“一书一世界”阅读子品牌打造。

在此基础上,闵行区图书馆以“书香闵行”建设为引领,切实发挥图书馆总分馆机制协同联动作用,以“农家书屋”为载体深入开展各类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每年组织街镇参加“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2018至2023年,收到作品1436份,送出优秀作品442件,获奖30件。2024年,闵行区浦江镇汇中村申报“最美农家书屋”。

下阶段,闵行区图书馆将持续呼应各类空间主体、阅读人群服务需求,扎实推进底盘充实、内容丰富、融合共享的城乡阅读生态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全民阅读的均等化、便捷化、普惠化和社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