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多项能力居全球首位,OECD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成果在沪发布

2024-04-28 16:19:03 作者:范易成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4月28日报道: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命题,对于个人、国家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昨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在沪发布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

发布会现场

与全球十六个城市或国家相比,中国学生表现亮眼,在测评中有多项能力居全球首位。报告还显示,具有更高水平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学生在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缺勤和迟到的次数也较少。他们对完成更高学位的期望也更高,并期望拥有更高级的管理或专业工作。

据悉,华东师大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作为OECD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全球测评的唯一中国代表,与山东济南教育局合作,于2022-2024 年开展了中国青少年的测评工作。2023 年 5 月,OECD开展第二轮关于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正式测评,10岁组有 7 个城市或国家参与,15 岁组有 16 个城市或国家参与。济南市代表中国参与了这两项测评,共有172 所学校参加,近万名学生、教师和校长参与测评,形成了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国际比较报告以及各专题报告。

相对于OECD以前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测试(PISA)注重认知能力的评估,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SSES)强调的是学生的非认知能力。OECD将后者定义为人在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及管理情绪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主要有五个要素:任务能力、情绪调节、协作能力、开放能力、交往能力。

“成绩好、智商高,可以上好的大学,但不一定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大量的长期的历史事实证明,社会与情感能力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才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天,社会与情感能力课题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袁振国发布“中国(济南)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报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主任黄忠敬教授发布“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国际比较报告”。

报告显示,与全球十六个城市或国家相比,中国济南学生表现亮眼,在测评中有多项能力居全球首位。其中,10岁组学生的任务能力、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居全球首位,情绪调节、开放能力等居于全球前列,在不良行为、受欺凌和欺凌等消极方面全球最低。

“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多地与人类的认知、社会情感能力及价值观融合,这意味着当今教育的目标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如好奇心、开放思维和共情能力等,使他们能够自信地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在视频致辞中指出,OECD所发起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正是尝试在国际范围内收集这种“看不见的能力”的真实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