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设备反复故障,新设备又要人脸信息,虹口一小区楼栋门禁常失灵引居民担忧
近日,市民王先生向解放日报·民声直通车留言反映,其所在的虹口区四达路58弄世博花园小区不少楼栋的门禁系统因设备老化,迟迟无法修好,人员可以随意出入。与此同时,也有楼栋试点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遭到业主集体抵触。老系统频频故障,新系统不受欢迎,小区更换门禁系统该怎么办?记者进行了走访。
门禁系统反复故障,有门锁装置被拆除
4月16日,记者从世博花园西南门进入小区看到,已有楼栋大门被砖块固定成敞开的状态。居民提到的门禁系统实际是一侧安装的“楼宇对讲系统”装置。操作面板上具有摄影头、按键区和刷卡区。输入户号后,访客可与户主连通进行视频对话,户主可操作开门。不过,面板上没有厂商的品牌标识。
△楼宇对讲系统的操作面板。
小区一期建于2004年,共有14个门栋。记者一连查看了7号、8号、9号、13号等门栋,大门都处于可拉开的状态。按了按数字面板,发现多数仍能显示数字和拨号声。个别门洞的对讲系统会显示异常,门吸装置也被拆除。
10号、13号大门门禁可正常使用。一位阿姨告诉记者,10号楼大门门禁其实经常故障,1个月刚刚修好,并不好用,应该换个新的。还有业主提到,远程开不了门,快递就送不到门口,十分不便。久而久之,大门就被设置成开放的状态。
“一直在维修,但过两三个月可能又会故障,我们也没办法。”上海华鑫物业的工作人员解释,门禁系统已使用20年,采用的是模拟信号技术操控开关,系统老化后信号经常无法传递到楼下。物业找到了原来的安装单位做维修保养,被告知生产厂商也已停产。四处找来的零部件无法适配,要么与住户的室内话机系统连不上,要么出现啸叫等杂音。
△对讲系统老化后信号经常无法传递到楼下。久而久之,大门就被设置成开放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建于2010年的小区二期用的是“博世”品牌的数字对讲系统,其中26号、27号等门栋还额外安装了人脸识别的门禁设备,新老设备处于并行使用状态。总的来说,二期的门禁故障数量不多,不过,老化迹象同样存在。如27号楼,打开大门后,如不将门紧扣到门框处,则无法合拢锁上。
设备已到使用寿命,是去是留仍存争议
记者联系到了维保单位上海凡贸信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周先生。对方表示,小区一期的对讲系统由厦门英锐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其公司负责安装维修。两年前,厦门厂商就通知此产品即将停产。如今后要采购零部件,开工生产的时间不确定性强,最快也需1到2个月才能到货。“目前也是靠着老交情帮小区维修故障设备。”
既然故障问题频繁出现、厂商也不再生产,为何不考虑更换全新的门禁系统?
华鑫物业的赵经理表示,2年前,小区所在街道试点引进了一家叫“亲邻科技”的智能门禁品牌,免费安装到10号门栋,但安装好3个月就因楼栋多数居民抵触而拆除,换回了老设备。尽管新设备安装相对简单,能提供访客拨号、密码/刷卡开门、呼叫物业等功能,但下载App后,需向平台提交身份证号码、具体户号或生物信息等验证身份,不少居民担心隐私泄露。此外,在智能手机上的复杂操作也劝退了不少老年住户。因此,只有年轻人较多的几个楼栋保留了智能门禁。
△小区引进了智能门禁品牌,具有人脸识别功能。
另一方面,采用模拟信号技术的楼宇对讲系统也正在退出历史。上述负责维保的周先生提到,小区二期使用的博世品牌今后也可能面临零件采购难的局面。
周先生还表示,由于对讲系统不同品牌之间的零配件适配性较低,不管采用传统的有线方式还是互联网方式,通常都涉及到整栋楼的线路整体改造事项,包括弱电间线路改造、楼道穿线、明管线槽安装等环节。此外,入户的对讲显示设备还需业主出资数百元购买,墙面也需要改动。从其过往的安装经验看,不少小区因改造工程繁琐、推进阻力较大,放弃了更换,仅保留刷卡进出的功能。
△住户配备的室内话机,显示屏也因老化显示模糊。
对此,有居民建议,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应及时对小区楼栋门禁功能的去留或者改造展开征询,对不同方案的利弊做好说明供业主参考。再结合业主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引进合适的门禁技术,优化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