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中英科学交流!“牛顿苹果树”落户上海科学会堂,预计7月结硕果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3月26日报道:相传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一棵苹果树下看书时,被一只掉落的苹果砸中,获得了发现万有引力的灵感。3月25日,这棵“牛顿苹果树”落户上海科学会堂,为科技工作者的温馨家园增添了一抹特殊的绿色。
这棵“牛顿苹果树”的故事还要从2015年说起。当年,上海市科协与英国信托基金会共同签署了“牛顿苹果树”嫁接协议。在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英国驻沪总领事馆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这棵英国国家级文物“牛顿苹果树”的五根枝条成功被剪枝并嫁接回国。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和上海市科委的共同关心下,在上海辰山植物园的专业技术支持下,国内首批拥有英国“出生证”和中国“身份证”的“牛顿苹果树”在上海茁壮成长。
从英国来的苹果树来到中国是否会“水土不服”?“确实存在。苹果树喜欢温带凉爽气候,而上海属于亚热带气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苹果种植的海拔条件为1000米-1600米,而上海又是中国最东部地势最低的地方之一。”辰山植物园园长胡永红介绍,为了确保“牛顿苹果树”幼树健康成长,上海辰山植物园配备了园艺和植保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试种温室先进的温控系统,降低夏季温度,让其如同在家一样。加上日常的精细养护,使苹果树尽快度过了适应期。
2022年秋天,“牛顿苹果树”在辰山植物园进行室外试种培育,受到精心栽培和照料,目前已枝繁叶茂,从去年开始结出诱人果实,其中最高的一株高度达到1.6米,冠幅直径达到1.3米,也就是今天到达市科协大院科学会堂大草坪的这一株。
记者获悉,结合上海的天气情况来看,这棵苹果树或许会在4月开花、7月结果。
上海科学会堂作为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的温馨家园,一直是广大科学家“百家争鸣”的神圣殿堂,2022年又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此次“牛顿苹果树”的落户,不仅传承了科学家精神,更成为中英民间友谊和科学交流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