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 | 消灭“数据孤岛”优化营商环境,朱建弟建议:加快电子凭证全面推广应用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3月8日报道:随着数字经济飞速发展,各类凭证的电子化数字化应用也不断加快,电子发票的推广为市场主体和个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在调研中发现,电子凭证在实践中还未实现全品类全领域覆盖。只要有一类凭证未实现电子化,市场主体就需要纸电凭证混合处理,反而增加了处理成本和复杂度。
朱建弟代表(张驰摄)
“要实现电子凭证全面应用,以及从开具、接收到报销、入账和归档全流程无纸化、自动化处理真正落地,仍然任重道远。”朱建弟表示,“除了在供给侧还未实现全品类全领域覆盖之外,电子凭证的标准化和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各类电子凭证中,数据标准、格式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共享困难、理解歧义、无法有效识别分析,这些都给系统自动接收、识别和处理带来不便。”
在调研中,有不少企业向朱建弟反映,电子凭证的法律效力在应用实操层面缺少必要的细化指导,导致部分企业虽然使用了电子凭证应用和处理系统,但同时仍然将电子凭证打印出来保存归档,不得不实行“双轨制”。
朱建弟认为,数字经济环境下,消灭“数据孤岛”、“数据烟囱”才能真正让数据发挥关键生产要素的作用,而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安全标准则是数字经济基础工作中的基础。由此,他建议,电子凭证的应用要全面覆盖至所有法定凭证,为具备数字化应用能力的市场主体转为全面单一应用和处理电子凭证,不再双轨制同步、混合处理纸质凭证提供供给基础,更大范围分享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优化营商环境。
“相关主管部门应当立足数字化新发展格局加快规划与协调,统一电子凭证的数据标准、格式标准、版式标准等,提升电子凭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标准先行,夯实电子凭证在全社会全面广泛应用的基础,推动市场主体敢用、能用、会用电子凭证。”朱建弟说。
当前电子凭证从开具、流转到接收、处理等全生命周期,存在许多需要“落地”“下线”的环节,在处理的效率、安全性等方面带来诸多挑战。朱建弟建议,加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增强电子凭证分发和应用的可信性和安全性。
“与此同时,还需要财政、税务、铁路、民航、银行等电子凭证主管部门和开具源支持实现‘总对总’‘端到端’对接电子凭证分发平台。”朱建弟说,“通过电子凭证分发平台构建和打通电子凭证流转的‘大动脉’和‘微循环’,提高电子凭证分发的覆盖面、便捷性和效率,真正发挥数字基础设施的价值,形成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