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老年人该如何选择烤瓷牙、活动义齿和种植牙?
老年人很少有完整的牙齿牙列。若缺失牙得不到及时修复,可影响口颌系统功能。张大爷今年70岁了,牙齿掉了许多颗,吃东西很不方便,生活质量下降很多。张大爷想装个牙,听说种植牙很流行,就到医院去就诊,一定要医生给他做个种植牙。但是,医生不厌其烦地向张大爷解释,并不是所有老年人缺牙都可以做种植牙的,还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口腔和全身情况综合考虑,安装一个合适的假牙。假牙有很多种,但是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烤瓷牙固定义齿、活动义齿、种植义齿等这三类。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一、烤瓷牙固定义齿修复
烤瓷牙固定义齿修复是以桥梁力学原理为基础,依靠黏结剂、固定装置将烤瓷联冠桥体与基牙固定粘结在一起,从而恢复患牙的解剖学形态及生理功能,其原理类似于桥梁固位,基牙是桥墩,与基牙连接在一起的是桥体,桥体与桥墩连接在一起起到正常的咬合功能。 此类修复体的优点为固位及稳定作用好,烤瓷牙可充分保护基牙;烤瓷冠边缘密合且表面光滑,可减少因龋齿及牙龈萎缩造成的食物嵌塞现象;修复过程可解决残根残冠、倾斜牙和伸长牙问题,改善患者的咀嚼能力;可根据老年患者唾液分泌量减少、舌体增大、口腔卫生条件差及上下颌牙弓比例失调等特点进行修复。固定义齿美观度较高,尤其对于前牙的缺损,固定义齿修复可有效避免卡环金属物的暴露,很好的改善了基牙的颜色、形态,且不影响发音等功能。 固定义齿修复后的老年人更需注意口腔护理。固定义齿虽给患者带来使用上的方便,但又会因牙医选择、设计或制作不当或患者护理不当而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如:固定义齿选择、设计或制作不当,会引起义齿松动或脱落,食物嵌塞等;烤瓷冠边缘不密合,会使所包牙齿继发龋坏或对牙周组织造成伤害;咬合关系不良,会造成患者关节肌肉疼痛及功能障碍。患者不注意认真刷牙和定期洁牙,会造成口内牙菌斑集聚而发生牙龈炎,牙龈萎缩,继而诱发牙周炎;患者不恰当的使用,如啃、嗑、撕和咬过硬的食物,会使固定假牙瓷层崩裂或牙齿折断等等。 因此,有固定假牙的患者需特别注意个人的口腔牙齿护理。建议患者经常自查,观察假牙外形有无变化,有无松动,有无食物嵌塞,有无牙结石和牙龈红肿以及咀嚼不适等,发现问题及时看牙医,避免出现不可复性症状。 如果固定义齿邻近的牙齿有症状,一定要及时处理,避免伤及固定义齿。注意认真刷牙,彻底清除义齿表面的污垢。定期洁牙,每年至少一到两次,减少牙菌斑和牙结石的附着。另外,患者还需注意尽量少啃、嗑、撕和咀嚼过硬硬食物和防止外伤,以防瓷牙崩裂。 二、活动义齿修复
活动义齿是利用剩余天然牙、基托下的黏膜和骨组织作为支持,以人工牙恢复缺损牙的形态和功能的一种修复方法,患者可以自行摘戴修复体。 活动义齿适用范围广,单个、多个、全口牙齿缺失患者均可适用,尤其对于牙齿缺失数量较多者有明显优势。活动义齿对基牙的损害小,只需磨出一个能支托窝或通过卡环的间隙,不需磨除很多的牙体组织,对邻近健康牙的损害小。此外,患者可自行摘戴活动义齿,更容易保持义齿的清洁和口腔的卫生。活动义齿不需要对另外牙齿进行磨损,对患者要求低,且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侵入性、无创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多种缺失牙齿患者的修复要求。该治疗方法对修复操作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牙齿的制作过程相对更加简单,故能够较为广泛的应用于牙列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 基于以上优点,老年人一旦适应了活动假牙,便很容易产生依赖性,有研究指出:超过半数的老年人认为没有必要定期更换活动假牙和复诊。当老年人感觉到明显的食物嵌塞、口内余留牙出现严重的牙体疾病及摘戴困难时,才会自觉更换新的假牙。在咀嚼方面,不少的老年人自觉咀嚼无力,义齿下沉常造成牙槽黏膜压痛和基牙损伤,进而导致患者不敢用力咀嚼甚至不戴用义齿,最终导致假牙的弃用。 由于活动假牙上的金属装置是可以通过工具弯曲改变形态的,当生活中出现以上问题时,不少老年人不会主动去医院解决问题,而是自行在家使用钳子等工具去改变假牙上卡环的位置,最终导致义齿出现严重的金属装置变形,甚至是树脂基托的断裂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导致义齿摘戴困难的原因不光是假牙本身,还有可能是因为基牙本身出现严重的龋坏、折断等情况,这是若继续将就使用旧义齿,基牙会出现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甚至导致更多的余留牙被拔除。同时,义齿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颌面磨耗折裂、金属支架变形等情况,并且牙槽嵴在不断地变化,若不及时复查修理,很难保持良好的咀嚼效率 定期到医院复查可对义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理,保持患者良好的咀嚼效率,延长义齿的寿命;同时,医生可针对性地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义齿。可摘义齿戴用5年左右即使没有出现美观下降、折断和疼痛等问题,但因口腔组织的改变、义齿磨耗、支架变形和塑料老化等问题,均需及时更换义齿,方能保持口腔的良好生理功能。 三、种植义齿修复
近年来随着我国口腔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兴材料、新型技术的不断问世,牙列缺损的固定修复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老年人对人生中的“第三副牙齿”的要求越来越高。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用于牙列缺损的修复,能够使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相对更加美观、真实的外形,同时患者佩戴过程中更加舒适、方便。 种植义齿通常是在患者的口腔缺牙区对应的牙槽骨中植入种植体,等待种植体成活之后,在上端继续制作修复体以做好种植义齿修复,这就像树根一样牢牢扎入泥土,然后在树根上连接树干和枝桠。 戴用种植义齿的患者在行使咀嚼功能时,牙齿的咬合力经过种植体直接传导到颌骨内或颌骨上,力量很快被传导和分散到较大的支持骨内,因而能够承受较大的咬合力,具有良好的支持作用。此方法不但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咀嚼功能,而且具有类似真牙的舒适感。这种方法制作的假牙与口腔粘膜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可有效缓解牙龈区域存在的炎症,患者的满意度更高。 种植技术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较容易受到设备、医师技术水平等多种外部因素的限制,同时对所用材料与制作工艺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故医疗费用相对较高,在临床的推广受到较多的限制。 种植义齿虽然优势明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种植修复,老年人更是如此,因此老年人选择种植修复前需要注意自己的全身状况和口腔状况是否可以进行种植牙手术。 对于全身状况,出现以下情况是不宜进行种植修复的: 1.心血管疾病:如控制不良的高血压,不稳定性心绞痛,半年以内发生过心肌梗死等。 2.内分泌疾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重度肾上腺疾病或甲状腺疾病。 3.血液病:白血病,出血性疾病。 4.进行过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者。 5.急性炎症感染期:如流感、气管炎、胃肠炎、泌尿系统感染。 6.过度嗜烟(大于10支/日)、酗酒者。 7.应用某些药物期间:如服用抗凝血制剂导致凝血功能过度低下,静脉注射双膦酸盐,化疗、激素等影响骨质代谢和整合的药物。 8.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舍格伦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需要考虑病变程度、服用药物是否影响种植治疗。 对于口腔局部状况,出现以下情况是不宜进行种植修复的: 1.牙槽骨骨量不足且无法行骨增量手术。 2.牙槽骨存在病理性改变者,如局部的残根、异物、囊肿以及炎症反应。 3.牙周炎未控制,口腔卫生情况太差。 4.张口度过小。 5.缺牙间隙过小,对合牙伸长致没有足够空间进行种植修复。 6.经过放射治疗的颌骨。 7.口腔黏膜病变者,如白斑、红斑、扁平苔癣及各类口炎。 8.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能独立完成口清局部清洁和维护者。 如果没有上述全身及口腔问题,在种植手术前还需要进行一些检查。X线检查以及锥形束CT用来对颌骨进行全面的测量,尤其是颌骨吸收较多的老年患者。若种植部位离口腔重要解剖部位较近,如靠近鼻底、上颌窦或可能累及下齿槽神经管的部位应格外注意,医生会进行精准的测量,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种植系统。此外还需进行血液检查,查看凝血功能有没有问题,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患有一些传染性疾病。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因此,在进行种植手术前一定严格控制好血压,医生在手术当日也会进行血压测量。 种植修复对老年人的全身和口腔健康情况要求较高,老年患者需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全身的体检,然后去口腔医院就诊进行种植术前检查,全面评估是保证种植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也是未来种植修复成功的前提条件。 另外,种植义齿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修复后期的口腔卫生自我维护也是非常重要。包括:口腔卫生的随访、自我维护及种植体保护。随访检查包括种植义齿的卫生检查、患者卫生习惯的咨询及指导和口腔卫生的建立。口腔卫生的自我维护包括漱口、刷牙及使用特殊器具,例如:牙间清洁器、纱布条和牙线。种植体保护包括医生应用各种洁刮治器械清洁种植体表面。 专家支招: ● 牙齿缺失问题可采用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及种植义齿等修复方式。 ● 老年人需根据自身口腔情况、经济水平等,去专业的口腔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及修复。 ● 适当了解各种义齿修复体的优缺点对老年群体的缺失牙治疗及口腔健康维护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上海市杨浦区牙病防治所 黄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