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沟通平台,找到落地场景 这场对接会打通高价值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上海正加快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以更高效的服务激发知识产权价值,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近日,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知识产权产业化运用促进论坛暨产学研高价值专利对接会在闵行区举办。会议邀请高校教授、专家,服务机构和企业代表,就如何打通高价值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深入探讨交流,也为知识产权、创新成果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之间,搭建沟通平台,找到落地场景。
高价值的科技创新成果从产出、转化道实现产业化,既依托于“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也离不开“从1到10”的迭代性创新。在科研、产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中,很多时候都会面临着如何有效地将知识产权、创新成果转化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以推动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问题。一方面,在高校院所中,手握大量的知识产权、高价值成果,但不知如何转化;另一方面,熟悉市场的企业需要核心技术,却找不到创新源头。依托园区内丰富的两方资源,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举办了这场高质量的产学研高价值专利对接会。
会上,复旦大学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海荣博士详细介绍了突破性技术和产业化信息,聚焦细胞基因治疗、智能生物制造、基因诊断、遗传育种等领域的技术成果与转化需求,同时分享了复旦大学基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产学研发布信息平台和技术实现方式、对接情况,为各方深入对接深度合作,搭建“双向奔赴”的平台。
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援助中心)副主任蒋婷婷表示,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充分挖掘专利价值,大力发展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希望与会各方以此为契机,一起努力推动知识产权运营生态建设,深度融入高校创新研发的全过程、深度融入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深度融入全市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全方位,努力破解专利转化供需匹配的问题,合力构建有利于知识产权要素流动的良好环境。
论坛环节,围绕专利导航政策的工作导向、专利开放许可与专利交易、产学研用过程中高价值专利的挖掘等进行分享;圆桌会议环节,则围绕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打破科研与产业之间的鸿沟,以及银行、股权投资等金融资本如何能更有效地支持高价值成果的转化展开讨论。
本次会议由闵行区知识产权局指导,上海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援助中心)主办,中外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承办。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