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体育老师借课带学生打雪仗走红,谁该反思
这两天,北京迎来全市范围降雪,北方冬季传统技能“堆雪人”“打雪仗”纷纷上线。北京的一所学校内,一名体育老师向班主任借了节课,带六年级的学生打雪仗,还用视频记录下快乐的瞬间。
瑞雪兆丰年。面对银装素裹的世界,成年人的童心都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天性爱动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心情,更是可想而知。在很多人的童年岁月中,几乎都留下了有关“打雪仗”“堆雪人”的美好回忆。
视频中,学生们一听到老师的对话,立刻欢呼雀跃起来,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开心。看到孩子们活力满满,网友们不禁感叹:“‘体弱多病’的体育老师终于硬气了一回!”“我敢说,多年后他们可能什么都不记得了,但这次打雪仗的画面会牢牢记住。”
体育老师借课打雪仗,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却意外“走红”了。“我儿子说,体育课门都没出去,别说打雪仗了。”北京的一位朋友看到这件事后在朋友圈里所发出的感慨,或许可以管中窥豹。毫不夸张地说,正因为孩子们被关在教室里成了常态,体育老师借课打雪仗才成了新闻。其实,不要说是上课期间不允许,即便下了课,很多学校也会阻止学生打雪仗。
体育老师的“硬气”固然值得点赞,现实中的学校为何对学生打雪仗“严防死守”,或许更值得好好反思。孩子的“打雪仗自由”,不能仅仅依赖个别体育老师的“硬气”和班主任的“通融”。
具体而言,学校之所以在打雪仗上如此不近人情,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因:一是怕出现安全问题;二则是担心学生“放飞”之后会影响学习。
平心而论,学校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如果放开让学生打雪仗,难免会传出教室玻璃的破碎声音,个别学生也可能滑倒受伤,如果只是擦破点皮的小伤或许没啥关系,万一摔得有点重,那就会带来不小的麻烦。而且,学生如果在课间“放飞”之后,一时之间确实会有点心浮气躁,上课后可能很难马上把心收回来。
不过,上述顾虑都不能成为阻止学生打雪仗的理由。碎几块玻璃,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且现在很多学校已经安装了钢化玻璃,雪球已经不太可能造成威胁。学生因为课间“放飞”而影响上课,偶尔一两次又有啥关系?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孩子们通过打雪仗,心情可以得到放松宣泄,还有助于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担心啥呢?反之,孩子们如果被禁锢在教室里,会有心情好好学习吗?
至于学生可能滑倒摔伤,这样的意外确实防不胜防,但绝不能因噎废食。按照这样逻辑,学生在下雪天走到食堂里吃饭,路上也可能出现“状况”,又该咋办?堵不如疏,只要学校能给予合理的引导,尽了教育之力,基本上可以有效防范未然。即便还是出现了意外,相关各方也会理解,学校也不用过于顾虑要担负什么责任。
体育老师借课打雪仗走红,警示学校管理者们要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主动改变僵化的管理思维,学会适当放手并进行合理的引导规范,让孩子们充分享受“打雪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