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让乡村更美好“中国乡村美育联盟”永久落地罗泾镇
本报讯 近日,2023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中国乡村美育联盟”揭牌仪式暨主题论坛在宝山区罗泾镇举行。宝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宝国,副区长薛飒飒等出席活动。活动汇聚了全国各大艺术院校,共同开展“中国乡村美育学院计划”,将艺术的种子播散在乡村的大地上。
开幕仪式上,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宝山区罗泾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布“中国乡村美育联盟”倡议书。联盟将以美育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加强社会对乡村美育的认知和关注;将整合联盟单位资源优势,共同探讨美育赋能和美乡村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将支持并推动各类乡村美育项目,使之成为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现场,上海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从春与薛飒飒共同为“中国乡村美育联盟”揭牌,“中国乡村美育联盟”正式永久落地宝山罗泾。首批签约加入联盟的院校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云南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这18家艺术院校将以联盟为平台,共同实施“中国乡村美育学院计划”,为探索新时代中国乡村生态文明之美、文化复兴之美、乡村振兴之美、人民幸福之美贡献高校的艺术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介绍,目前,联盟的高校中有用艺术的方式、用美育的方式去做乡村美术教师的队伍建设,带动乡村中小学的学生,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在他们幼小的生命当中种下一颗美的种子。还有的艺术院校是用艺术乡建的方式,改变乡村原有的建筑面貌来变成一个宜居宜养乡村,同时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有许多的非遗传承人,有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这个平台,希望高校能够带动非遗传承人这个群体进行提升研修,让传统文化溯源得到更好的传承,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面貌。
此次“中国乡村美育学院计划”活动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与罗泾镇人民政府、上海大学上海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共同开展。其中,罗泾镇打造的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是全市少有的集中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域,镇域针对后续的乡村振兴也形成了三年行动方案。“中国乡村美育联盟”的成立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后续罗泾镇将成为链接各联盟高校的美育工作站,也是高校师生进行艺术创作和乡村振兴的教育实践基地。未来罗泾镇将开展各项乡村美育研学艺术活动,吸引更多的艺术家到罗泾来创造艺术产品,赋能乡村振兴。
罗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亮表示:“我们的愿景是让艺术家融入美丽的乡村,成为我们的村民,同时,让我们的村民在艺术家的带领和带动下成为乡村艺术家。我们后续还会将村里的存量空间和资源进行改造,将初步建成融创文创以及艺术创作的若干个展示销售空间,同时还要打造中国乡村美育驿站,孵化艺术和农文旅结合发展的品牌建设,希望通过跟上大美院的联盟,共同营造文旅融合下的乡村艺术新体验场景,塑造艺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乡村基地,打造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美育新示范,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赋能和助力。”
当天上午的开幕仪式结束后,下午与会嘉宾围绕“艺术让乡村更美好”等主题开展学术研讨,各位“中国乡村美育联盟”代表分享了各艺术院校的乡村美育实践案例及研究成果,讨论了文化遗存如何赋能乡村建设,如何以教育之力、高校之力服务乡村振兴,如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乡村振兴高层次艺术人才等话题。
2023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强调了艺术在传承乡村文化、唤起传统魅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城市资源更多地关注乡村,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实现城乡互动发展。以全国高校的共同行动,唤起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的关切,推动更多力量投入到乡村建设与美育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