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2023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在沪举办,13座友城代表共话未来
东方网记者董浩帆12月2日报道:昨天(1日)下午,来自12个国家13座友好城市代表齐聚申城,参加2023上海国际友好城市合作论坛。
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友城合作,共促高质量发展”,与会的中外嘉宾们围绕“智慧城市建设与深化友城合作”和“经贸合作与友城高质量发展”两个议题,分享智慧城市、创新发展、经贸合作等领域的发展经验,探讨未来合作方向,激发合作潜力,深化合作内涵,助力上海和国际友好城市关系高质量发展。
新西兰达尼丁市和上海市的友情开始于1994年,近30年的友谊在新西兰达尼丁市长朱利斯·莱迪看来意味着信任。“我认为与上海的友好城市关系的价值在于,双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可以从彼此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朱利斯·莱迪举例,上海的梅林正广和公司对新西兰最大的红肉生产企业银蕨农场进行投资,将大量创新产品带到中国。值得一提的事,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新西兰蓬勃发展,各国国家的新能源品牌都选择在新西兰开拓市场。“但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新西兰增长迅猛。”朱利斯·莱迪还透露,明年将有一批来自上海浦东的电动巴士将运抵达尼丁。
新朋友带来新期待。“兄弟们,姐妹们。”是委内瑞拉卡拉沃沃州州长拉卡瓦发言的高频词。论坛期间,作为新朋友的委内瑞拉卡拉沃沃州州长拉卡瓦与上海签订了友好城市关系意向书,更是看到了指引发展之路的“灯塔”。拉卡瓦表示,虽然上海与卡拉沃沃州相聚1.5万公里,但此行却格外宾至如归,因为他在上海感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委瑞内拉的发展过程中虽然饱经磨难,但勇敢无畏的中国是我们最好的参考,愿上海和卡拉沃沃州可以共同进步。”拉卡瓦说。
“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是世界上第一条横跨太平洋的绿色航运走廊,也是全球最具活力的海运航线之一,2022年两港往来箱量超过130万标准箱。美国洛杉矶市政府关系、政策和礼宾主任瓦金达·昌贝希告诉记者:“推动航运业脱碳对环境而言非常重要。这一次我们得知上海领先于洛杉矶,已经实现了依靠远程控制的集装箱港口自动化,我将和洛杉矶的团队分享这一点,推动两个城市在绿色航运走廊上的合作,让洛杉矶和上海一起成为世界的模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友城代表们在智慧城市和深化经贸合作领域交流探讨,分享真知灼见。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副市长赛罗·伊诺克·莫雷罗介绍,约翰内斯堡已经实施了一项智能计划,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支付市政服务费用,这是他们从上海学到的东西;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信息技术部主任埃洛·奥兹格纳介绍伊斯坦布尔正使用整合性数据平台以解决欧亚大陆来回穿梭的车辆管理问题;波兰滨海省经济发展部副主任路德维克·斯扎基耶尔则认为,经贸关系是“压舱石”,他期待明年继续带企业来上海交流。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多合作,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