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门”:行走在西大街上的人(二)
西门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嘉定城外的西侧,总规划面积约17公顷,1500年前,有僧人在此修建护国寺,借助练祁河的水上交通便利,西大街逐渐形成并聚拢商贾,古称练祁市。当然,这里最多的记忆是西大街的烟火气。2006年启动西大街保护与更新以前,近一公里长的西大街弹硌路两侧居住了2226户平常居民,大街上林立的商户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是嘉定人民深深的回忆和浓浓的乡愁。
“在西大街改造项目工作三年,亲身经历此项目在‘十四五’期间启动、被定位为新城样板区、完成规划、决定扩大征收、征收集中签约结束和腾房、先行启动区即将落地建设的各个阶段,并深度参与投资、招商、设计、宣传等环节工作,所在的项目组也从一个简易项目部转变为区级更新公司平台,过程中的素材很多都是工作的积累,点点滴滴的拍摄,拍摄专业性不强,只为纪实。”上海嘉定城发西门城市更新建设有限公司综合部专员张恒说。以下,是张恒镜头里的老西门。
古老的气质赋予它宁静的质感,新生的业态给予它时尚的韵味,与所有人一样,我们期待着老西门的涅槃重生。
这是2021年冬天在香樟园小区拍摄的,一群街坊邻里在户外晒太阳打麻将,这一块区域后被纳入西门旧改二期征收,也已经完成集中签约,这样的景象也已经定格,成为温暖的记忆。
这是北项泾桥修复时随手拍的。
这张照片是刚来西大街工作时,听嘉定“老法师”跟我们介绍西大街的历史、建筑特色,这张照片他在介绍屋脊上的雕花。因为我本身不是嘉定人,现在参与着这样一个重文化的民生工程,对嘉定本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一直和我的工作相互融合。这种场景可以说是刚来西大街时经常会有的。
这是老街上嘉定本土建筑中颇具特色的老虎窗。
这张照片是2021年冬天在老街拍摄的,一个爷爷牵着她小孙女在空荡的老街行走,两个人为什么会走到这条巷子里,又在聊些什么,我觉得挺有故事感和想象空间,就随手拍了下来,如何让西大街在年轻一代心中也成为嘉定文化的地标,是一个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这张是有天晚上加班后,比较心烦意乱,在老街上走走,在198号门口拍的。觉得他的色彩很有意思,老街的明黄色和老宅的深蓝色,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我觉得这张的名字应该叫做西大街的冰与火之歌。
这张是我在参加上海市规划展示馆的五大新城规划建设主题展览中拍下的,我们项目作为全市新城建设十大示范样板区之一,还是首个涉及旧改的样板区,毫无疑问,在全市非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工作中是走在前列的,很有先锋性和挑战性。
这一张是组织搭建2022年国际城博会嘉定区展厅的现场,很荣幸区里能把这个展厅单元给到西大街项目,代表全区的城市更新工作参展,筹备了2个月,这也是嘉定西大街项目第一次作为新城样板区在高级别窗口,和来自全国的观众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