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下如何建设高质量教材?华东师大举办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

2023-11-20 16:14:43 作者:范易成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11月20日报道:在迈向数智时代的今天,教材建设如何应对新的要求与挑战?如何专业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的第21届上海课程论坛(国内)近日在沪举行。众多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共同围绕“数智时代的教材建设与国家知识管理机制”这一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对话。

论坛现场

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韩震教授指出,进入数字化时代,知识形态已经在经验形态和工业化时代的原理式知识基础上,衍生出了第三种形态,即以数字智能技术为基础的交叠式知识。他希望本届论坛能在知识形态新变化的背景下,对于教材新形态的探索提供教育学人的专业智慧和贡献。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强调,在数智时代,技术赋能教育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通过本次论坛的深入交流,学术界和业界的专家们将共同审视当前教材建设的现状,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共同推动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教材体系建设,更好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教材支撑。

本届论坛特邀12位专家围绕数智时代下的教材建设与知识管理议题发表主旨报告,针对不同主题提出了各自的新见解和新思考。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教授邓宗怡基于德国教学论提出了关于21世纪核心素养的新思维方法,并探讨了将这些能力纳入国家课程纲要的可能途径;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陈霜叶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教材的巨大冲击,并提出,有必要从“已知”向“无知”转变,从“官方知识”转向“国家知识”,重新思考以国家知识管理为逻辑起点的数智时代教材建设。

原香港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主任霍秉坤教授介绍了数字教科书在香港教育体系中的发展和转变,并表示,传统纸本教科书正在经历的重大变革,其中数字化、可视化、虚拟现实等形式的教科书成为新趋势;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陈友芳强调了我国独特的国情和教材优势,提出了改变西方教材研究依附状态,构建独立的教材学理论体系的必要性;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李洪修提出,数字教科书理解的实现需要以理解主体为核心,促进数字教科书的历史性建构。同时,应以教育逻辑为依据,促进数字教科书的合法性建构;并以视域融合为目标,推动数字教科书理解方式的变革。

论坛的三个分会场则围绕“数智时代教材建设的基本理论”“数智时代教材研究的多学科方法”以及“数智时代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关键机制”等主题展开。2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材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就数智时代下教材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进路、国家知识管理与教材媒介性的新特征等话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此外,由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安桂清教授主持的《全球教育展望》圆桌论坛特邀了二十余位专家积极参与,在圆桌论坛中,与会学者们深入探讨了教材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本土智慧,共同探索数智时代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