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花落谁家?这场大米评比品鉴活动能尝到“丰收”味道
东方网记者刘辉11月12日报道:田野稻花香,渐知秋实美。昨天,“稻花香 庆丰年”——2023年闵行区第六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暨第五届优质品牌大米评比品鉴活动于浦江镇拉开帷幕。
据悉,本次活动由闵行区内各生产经营主体选送19个样品参评,以“评优”鼓励争先,提高闵行大米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广大市民群众、业内专家近距离感受闵行地产大米的风味品质,让“闵田悦禾——闵行人自己的大米品牌”概念落地生根。
昨天上午,各位受邀的稻米专家齐聚航育基地品鉴大米,分别从外观、气味、味道、光泽、口感等方面给参评大米打分。同时引入食味仪进行现场检测。综合两方打分,最终获得早熟大米(国庆稻)金奖的是上海群立粮食专业合作社、上海杰运粮食专业合作社和上海稻德粮食专业合作社。
获得中晚熟大米,金奖的是上海谷杰粮食专业合作社(闵粳366)、上海沁弘种业有限公司(闵粳366)、漫田(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沪软1212)、上海农茂粮食专业合作社(闵粳366)、上海亮苗稻米专业合作社(闵粳366)、上海鲁农粮食专业合作社(青香软526)。
下午,市民品鉴专场人头攒动,不少居住在附近的居民都慕名而来。“听说都是我们闵行产的大米诶,正好是周末我们就来看看。”“我也想知道哪种大米最好吃,家里米吃完了,今天正好买点回去。”近200名“市民品鉴官”通过现场品评,就口感和风味选出最喜爱的品种。根据“市民品鉴官”的投票结果,现场产生2个最受市民欢迎奖,分别由上海农勤粮食农业合作社和上海秋良稻米专业合作社获得。
同时,活动现场设置“丰收集市”区域,近20个摊位展示展销着闵行区地产优质农产品,包括香糯可口的新大米、新鲜应季的绿色蔬果还有东西部协作地区的特色农产品等。
据了解,2023年,闵行区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约1.62万亩,稻米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发展至17家,核心生产基地扩大至约1.16万亩。通过联盟的示范带动,全区水稻种植结构得以优化,形成了适合闵行的早中晚优质品种茬口搭配模式,优质常规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由7%逐步提高至80%,稻米产业化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70%,稻米产业的生产水平与市场效益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让闵行大米不仅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金粒子”。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指导,浦江镇人民政府和闵行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主办。
科普小知识
闵粳366曾获上海市优质稻米评比“金奖”
“闵粳366”由上海沁弘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于2019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沪审稻2019003。该品种属中熟晚粳。全生育期152天左右,株型紧凑适中,茎秆粗壮,叶片叶色深绿挺拔上举,剑叶角度小直立,后期熟相好,分蘖中等,亩有效穗20.5-21.5万,每穗总粒数120-125粒,结实率95%以上,千粒重26-26.5克。正常年景亩产550公斤左右。米质检测,直链淀粉含量9.1%,其它主要指标达国标优质米3级以上标准。
沪软1212曾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
“沪软1212”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崇明区农业良种繁育推广中心、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培育而成,于2017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沪审稻2017017。该品种属晚熟粳稻。全生育期156天左右,株型紧凑,叶片挺直,叶色深绿,分蘖力强,穗型较大,粒型中等。亩有效穗22.0万,每穗总粒数134.2粒,结实率89.4%,千粒重25.5克。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3%,垩白粒率12%,垩白度2.1%,胶稠度8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8.3%。正常年景亩产550公斤左右。
青香软526曾获上海市优质稻米评比“金奖”
“青香软526”由上海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选育而成,于2020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沪审稻2020005。该品种属晚熟粳稻。全生育期157天左右,株型紧凑,叶色绿,分蘖力中等,抗倒性较强,成穗率高,熟期转色好。亩有效穗22.4万,每穗总粒数113.9粒,结实率95.5%,千粒重28.8克。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7.1%,垩白度2.7%,垩白粒率21%,胶稠度7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