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华理团队的合金电子墨水是如何诞生的?

2023-11-02 17:26:57 作者:范易成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通讯员湍蔚、吴历11月2日报道: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面向柔性印刷电子的低熔点合金墨水”项目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取得历史性突破。

据介绍,团队自主设计、开发新型合金电子墨水,创新性采用低温共还原与控温熟化生长工艺制备熔点低、球形度高的合金微球,作为金属粘结剂,通过瞬时液相扩散连接金属填料,形成长程连续通路,电子高效传输。该款合金墨水具有固化温度低、导电性好、直写印刷精度高等优势,在柔性电路板印刷生产与柔性电子封装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面向柔性印刷电子的低熔点合金墨水”项目团队指导老师之一——华东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张震老师,又有着怎样的“魔法”,将一群本科生“科研小白”训练成“科创牛人”?

张震老师(左一)和项目团队成员在一起

从2019年7月入职,到2022年指导学生团队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再到指导学生团队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虽然只有4年教龄,张震在指导本科生创新实践上却有着自己的一套育人经。

什么是一门好课?怎样教好一门课?张震认为,“有人、有料、有趣、有得,做到了就是‘好课’”。作为物理学院本科授课教师,张震承担“大学物理实验”“结构与物性”和“打印电子器件与材料”等3门课程的教学,近3年在奉贤校区年均授课256学时。从站上讲台到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再到享受讲台,张震致力于打造兼具深度和温度的活力课堂。

“今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黑白分。”在“打印电子器件与材料”课上,张震会带领同学们一起分析传统拓印每道工艺背后所关联的技术原理知识。在他看来,如何得到一张黑白分明的拓片作品与如何打印出一张高精度的柔性电路之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张震经常以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拓展实践教学案例,带领学生深度体验柔性电子智能制造过程,并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突出贡献和存在的“卡脖子”难题等内容相融其间。

柔性印刷电子是物理、材料、电子信息等学科交叉的新兴领域。张震鼓励学生围绕课程所学,发掘个人研究兴趣点,踊跃立项创新实践课题。为方便奉贤校区的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在物理学院和课题组的支持下,张震在奉贤校区实验六楼搭建起柔性电子增材制造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这里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研究,他则利用周末和上课之余指导。

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做。张震介绍道:“物理学院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主持创新实践课题,是基于项目‘在做中学’,通过协同培养多种能力要素,不断突破个人能力的极点,对未来成长为创新型、复合型的多样化人才非常有帮助。”

近两年,张震将“双创”竞赛作为一个跨学科综合能力比拼的大舞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指导学生团队参加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市级“大创”项目1项,累计指导近百名本科生参加“双创”竞赛。

获得“互联网+”国赛金奖的“柔化科技”项目最初就是一个“大创”项目。从开始课题研究到国赛获奖,其间师生团队全身心持续投入了3年时间,最终实现学校在这项赛事上的新突破。

“创新实践是学生和学校的‘双向奔赴’,经过长期深入的互动,学生们自然而然就有了对母校的认同和对社会的担当。对学生们来说,参赛的最大收获是走出去,积极拥抱外部世界,并认识自我,获奖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副产品。”张震说。

(图:校方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