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布局、强特色、出精品 持续推进“健康枫林”15分钟生活圈建设

2023-09-28 12:11:55 作者:王洁敏 来源:东方网 选稿:蒋昕婕

今年以来,枫林街道不断打造“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场景,持续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枫林街道在优布局、强特色、出精品三方面狠下功夫,打造了串联天龙生活盒子、宛平剧院、东安公园、枫林国际产业园区、上海钟表科普馆“五宜”点位的“精品路线”,建成了“5A”级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精品窗口”,辖区内创亮点、出精品氛围浓厚。

区域联动共享,激活“健康宜医圈”

枫林最大的特色社区圈层就是“健康枫林”,最大亮点也是对健康资源的挖掘运用。辖区内精品医院林立,中山医院、肿瘤医院、龙华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汇区牙防所五家大型医院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强有力的健康资源支持。

搭建“健康街区促进联盟”,构建“上医中山—枫林国际—卫生中心”健康枫林街区“金三角”,汇聚55家区域单位参与;汇集志愿队伍力量,组建“健康街区”院士专家志愿服务团和健康志愿服务“青骑队”,开展“四有五微”联动,推动健康街区治理项目清单落地落实,不断擦亮“健康枫林”品牌。

街道依托党建联建平台,引导三甲医院资源直接服务枫林群众,医学院路的枫林助医之家已基本建成,将综合发挥医院周边综治指挥中心、短租房治理专班、短租房企业自治促进中心等功能,全力保障就医群众权益。

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打造成为本市高质量发展标杆单位,五大片区卫生服务站已建成“一站一特”,医疗服务精品布局已初步形成,让日均600多人次群众享受到一流的家门口健康服务。

提升服务水平,打造“舒适宜养圈”

枫林街道老年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比例高,为满足老年群体多元需求,今年枫林街道在提升为老服务供给和服务水平方面狠下功夫。宛南、西木、天龙三个生活盒子已全面建成,都嵌有社区食堂,老人就餐卡办卡比例为辖区户籍和在住老人总数的三成,日均就餐服务2300人次,其中九成以上就餐群体为老年人。

在天龙生活盒子1376㎡的服务空间中,各类服务场景已达25个,包括创造性开设的洗衣房、面包店、足浴店等,受到周边居民的广泛好评。西木生活盒子充分利用有限空间,涵盖了“吃、喝、玩、乐、学、育”六大功能,全面满足周边居民和白领的各类生活需求。

今年致力于打造的“精品小区”——宛南六村小区已全面完成加梯,为徐汇区整体加梯最大规模,彻底解决了小区老人上下楼难的问题。支持第二敬老院进行医养结合提升和消防设施改造,为在住老人提供最大程度的安全和健康保障。今年截至目前,适老化改造项目已完成53个,让老人居有所安。正在建设的残疾人服务综合体对照5星级标准,拟打造成全市一流的助残服务阵地。

夯实文化底蕴,培育“书香宜学圈”

辖区内宜学氛围浓厚,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洋模范中学、西南位育中学、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实验学校等大中小学不同阶段名校林立,更有昆虫博物馆、钟表博物馆、徐汇游泳馆等面向未成年人的精品文体服务场馆。

天龙生活盒子五楼已建成未成年人一站式综合服务场所,设有宝宝屋、未成年人保护站、人工智能科普馆、自习室等功能区,满足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社区照护和成长陪伴需求,特别是“精品未保站”,聚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与四楼公共法律服务客厅紧密联动,精心设计一系列法律普及、心理建设等相关活动和课程,为辖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打造特色标杆,点亮“活力宜业圈”

枫林街道是国内临床医学资源和生命健康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生命健康科创浓度为上海之最。这里的“精品园区”枫林国际产业园区,是徐汇打造生命健康产业集聚的地标性建筑集群,是上海市健康服务业布局中唯一的市中心园区,也是上海市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获得生命健康产业多项荣誉资质。目前拥有国际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龙头企业总部和上市公司50余家。

“精品孵化器”枫林国际创新中心(BioFM)是徐汇区内唯一针对海内外医疗创新企业孵化加速的专业服务机构,也是徐汇作为全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重要载体。面向国内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人工智能等创新企业的发展需求,创新中心协同周边医疗创新资源,加快海外创新生物医药技术在中国的成果转化及加速落地。

下一步,枫林街道将进一步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有机统筹社区生活圈功能布局,全要素系统规划,全面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的“15 分钟社区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