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社区“共享厨房”让居民共享幸福“食”光

2023-09-11 10:27:58 作者:丁慎毅 来源:东方网·东方快评

说起“共享厨房”,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主要是指大医院附近为患者提供方便的“共享厨房”。但社区里的“共享厨房”还不多见。据宁波网报道,海曙区集士港镇春华社区印象花都丽苑的“共享厨房”,从8月8日试营业至今一个月,受到了居民的普遍好评。

事实上,宁波的社区“共享厨房”走过了三个阶段。2019年,江城社区绿城宁波中心兰园小区搞了一个占地50平方米的“共享厨房”,主要是业主们隔三岔五聚在这里一起学做菜,互相交流;2022年,海曙区南门街道郎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新开“共享厨房”,在老年食堂的基础上,满足部分老人安全做饭的需求。老人们只需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前预约,就可以在这里做菜;现在春华社区印象花都丽苑的“共享厨房”又进了一步,针对小区双职工家庭没时间做晚饭、年轻家庭不愿意做晚饭、部分老人没精力做晚饭、早放学孩子不会做晚饭,这个“共享厨房”实行订菜服务。居民可以提前订菜,“共享厨房”保温自助餐台把烧好的菜放在上面,下面加热保温,让居民一下班就拿到热乎乎的晚饭。

虽然订菜服务因照顾到不同人需求,无法实现规模效益,相比外面的快餐店和大食堂,“共享厨房”的菜价并不算便宜,但居民却认为“菜都很好吃,价格也能接受。”这是因为一方面小区自治站对食材、制作进行全程监督,对每天的菜价也都进行审核,方便、卫生是最大卖点。另一方面,项目建设基金主要来自区级社区治理创新项目资金和镇级“五社联动”社区治理项目资金,此外还有小区公共收益、共建单位捐款以及居民的众筹。甚至这里的厨房设施、锅碗瓢盆等也由小区公共收益中支出,包括热心居民捐赠。也就说,这个“共享厨房”仍是公益性质,实际上的餐饮价格并不贵,而且因为公益的参与,居民在“共享厨房”消费的,还有情绪价值。

从宁波“共享厨房”的升级,我们看到的是,为民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近年来,商务部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导各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问需于民在前,方案规划跟进,因地制宜,一圈一策推进。宁波“共享厨房”的升级,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缩影。今年8月,“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典型案例面向全国共80个城市征集,60个案例中,宁波就有4个案例入选。这也再一次说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建好这个“圈”,必须像宁波这样,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先摸清“有什么、有多少、怎么样”,做到“手上有账、心中有数”,建立“网点账”“业态账”“空间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