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带火文物拟人妆,创新传统文化传承还是又一次蹭流量
额间点一抹蓝色莲花形花钿,唇中一条绿色暗影——这样看似有些奇怪的妆容,其实是网友想象明代文物龙纹琉璃如果变成了人,会是怎样的模样。
最近,网友自制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上线引爆网络。剧中将一盏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拟人化为一名绿衣少女,让网友关注到网上有不少美妆、国风类博主纷纷推出“文物拟人妆”,想象这些文物变成人会是什么样子,又有着怎样坎坷波折的命运。
不过,在一些网友看来,这样的玩法有“蹭流量”之嫌,“不研究文物本身的知识和历史背景,讲一个脑补的、同质化的故事挑动情绪。”但也有人认为,短视频时代将文物拟人化,更便于当代年轻人了解文物特点和历史进程,不失为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手段。
《逃出大英博物馆》第一集仅在B站就已有超500万播放量
昨天一度登上社交媒体热门话题的“文物拟人妆”,最直接的玩法就是照搬文物中的形象。小红书用户“真的菜菜”就直接拷贝了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三菩萨图》中的形象,她头戴金色冠饰,身着红衣,配以绿色饰带,眉毛也如壁画中人物一般,修成细长而弯曲的形状。
小红书用户“徐个愿”创作的“桃花洞釉灯笼瓶”妆
“进阶”版的做法则是以文物本身特色为元素来化妆。网友“徐个愿”从8月30日起就不间断更新文物拟人妆,已先后“变身”成唐镶绿松石金凤鸟、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等文物。她拟人化的首件文物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乾隆时期桃花洞釉灯笼瓶。这件文物保持着乾隆时期“多彩”的风格,洁白瓶身上,黄蓝绿红等色彩晕染成一个个圆形,内壁则为松石绿色。“徐个愿”取这一形象,在眉毛下方以松石绿色勾勒曲线,再将眼睛上下点出如瓶身圆形一般的彩色圆点。
不少人更是发挥创意,将文物背后的故事设计进妆容之中。“徐个愿”以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元至正型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为灵感的文物拟人妆中,在额头画出瓶身上的龙纹碎片,又以青花瓷的白色和蓝色在眼睑下方绘出流泪的形状,期待“终有一天我们会在故土重逢”。无独有偶,另一位网友“冯玉憬”的《病瓷》,干脆将自己化妆成一件破碎的青花瓷瓶:头上饰以瓷器碎片,脸上则画出瓷器碎裂的痕迹,“被困在异国他乡的青花瓷,早已在目睹同伴们被摔碎烧毁时灵魂就跟着一起破碎了”“小小的展台就像一间病房困住了她”。
网友“真的菜菜”模拟《三菩萨壁画》讲述文物遭遇
设计出“拟人妆”后,一些网友还拍出短视频,以文物的视角自述遭遇。小红书用户“绮罗主人”用一分钟的视频讲述了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明龙纹琉璃的故事。短视频中,一位身着汉服的少女,额头点着与文物相似的蓝色花瓣、黄色花芯花钿,两颊画有蓝色图案,嘴唇中间则是一抹绿色暗影。少女神色平静,微笑表示“吾来自山西”“吾为吉祥之物,贵饰庙宇之上”。随后镜头开始震动,伴随物品被砸碎的声音和背景中的火焰光影,少女妆容依旧却多了许多伤痕,甚至被吊起来,“它们说,要囚我永生永世”。最后,少女无奈地垂头,“我已被肢解,我逃不出大英博物馆了。”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视频评论区,就有人提及同样藏于大英博物馆的明代龙纹琉璃。这些琉璃制品曾是山西寺庙屋脊上的装饰品。如今这件文物被分为四排展出,每一排包括5块釉面瓷砖,各有一条龙,穿梭于莲花和牡丹之间。于清朝末年被从原址移走,造成部分损坏。
“真的菜菜”发布的《三菩萨壁画》文物拟人视频中,文物呢喃讲述自己的遭遇“我被他们切开了,变成十二块”,随后睁眼垂泪,“我想回家”。而视频效果切割、破损妆容之处,也对应了壁画上留下的痕迹。
据悉,这一组《三菩萨壁画》原是河北省行唐县清凉寺的壁画,上世纪20年代被盗卖给英国文物商。虽遭遇当地村民阻止,仍被切割后带走,后被英国购入者捐给大英博物馆。
“不止文物想家,我们也想他们。”在这些帖子和视频下方,不少网友被感动,期待中国文物能回归故土。
不过,日前火爆网络的自制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中,主人公“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被网友发现其实是一件当代中国工艺品,2017年才入藏大英博物馆。昨天这盏玉壶的制作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玉壶制作于2011年,自己亏本将这把壶卖给馆方,还是自己亲手放进展柜。他希望借此告诉世人中国的薄胎玉器制作工艺没有消亡,并且在中国发展得很好。
“如果藏品不是非法渠道被占有,那么这些短视频是不是有煽情、蹭流量之嫌?”文博爱好者许先生认为,文物本身是“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把文物拟人化,表达的其实是创作者的想法而不是文物本身的知识。”一些文博爱好者也表示,需要理性看待文物和流转渠道的争议,“比如好多博主提到的明龙纹琉璃,是香港收藏家何鸿卿2006年经拍卖所得后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这件事本身就极富争议。”
还有一些业内人士则担心,拟人妆、短视频节奏过快,会导致信息传递的失实。在文博领域工作多年的陆先生就表示自己刷到文物拟人的短视频,“有些信息是错误的,比如有人在明龙纹琉璃的短视频里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作为背景,但这两个历史事件是没关系的。”
网友“想上龙舟的文车渣”化妆模拟陶佣讲述中国保护文物的经过
不过在许多市民和网友看来,将文物拟人的传播方式适应了短视频时代的规律。“人格化是短视频传播的一大特征,文物自身承载的信息也可以为文物立‘人设’。”在自媒体领域工作6年的张薇就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吸引许多原本对传统文化不熟悉的年轻人,从一个新角度来看待历史,“比如喜欢美妆的年轻人,会从这个角度了解更多历史文化的信息。”她强调传播传统文化不能只靠网友的帖子和短视频,“这给创作者的压力也太大了。”陆先生也希望,这些传播方式是吸引年轻人关注文物、走进博物馆的契机和引子,“当然,准确的传统文化知识,还需要权威机构加大科普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