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癌症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约40.5%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记者今日从主题为“合力致远,共赴健康”的首届阿斯利康中国肿瘤周上获悉,我国癌症负担日益加重,已成健康中国行动工作要点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的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双双位居全球第一,且整体癌症粗发病率、死亡数仍持续上升。然而,与高新发病例、高死亡人数相对应的,却是我国的癌症生存率与发达国家依旧存在差距。 肿瘤周期间,阿斯利康聚焦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泌尿肿瘤、血液肿瘤、肝胆肿瘤等中国高发的肿瘤领域,围绕我国肿瘤防治的现状、进展、挑战及前行方向展开深入交流,深度发掘我国肿瘤患者需求,联合多方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创新为核心,探索多元合作形式,为中国肿瘤防治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工作打开新局面,助力健康中国癌症防治目标早日实现。 据了解,目前,我国癌症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总体提高约10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与我国临床就诊早期病例少、早诊率低以及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等原因有关。 此外,我国每年癌症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2040年相比2020年,癌症负担将增加50%。癌症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指出,癌症防治工作是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益于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癌症的治疗手段不断经历革命性进展,已从“无药可用”迈向了“精准治疗”的新时代——从手术到放疗、化疗,再到以靶向、免疫为代表的精准治疗的出现重塑了肿瘤治疗的格局,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存活时间,减少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肿瘤药物治疗上的差距。 癌症防治不止于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癌症患者总生存期的延长,肿瘤疾病的管理逐渐向慢病管理转化——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以遏制发病率上升,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助力癌症患者收获优质长生存。 虽然药物研发不断发展,但目前癌症患者求医过程仍面临着诸多困境,部分患者仍难以负担治疗费用。面对这一现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提出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发展。 阿斯利康中国肿瘤事业部总经理陈康伟表示:“阿斯利康也助力国家推动‘千县工程’的落地实施,支持基层医疗机构肿瘤相关科室的能力建设和学术培训项目,不断提升基层诊疗水平能力,并打造县域医院与重点城市医院的上下联动机制,助力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患者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