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上海人从小吃到大的老字号门店没了?原因竟是……很多人都蒙在鼓里

2023-06-19 15:05:57 来源:上海嘉定 选稿:吴梦迪

要说上海特色小吃,排骨年糕一定是其中不可错过的一道。

排骨年糕哪家强?上海人一定会提名:鲜得来!

图片

对不少食客来说,鲜得来就是排骨年糕的代名词。但是最近,有市民反映,市中心雁荡路上,一家不少食客光顾的“鲜得来”门店,突然改名“侬晓得”,发生什么了?

图片

“鲜得来”没有了?

记者在雁荡路遇到了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桂生老师和夫人。作为餐饮界的老法师,张桂生立马发现了“鲜得来”门店的变化:“咦,原来的‘鲜得来’店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侬晓得’的店招。”

图片

虽然店招已经不再是“鲜得来”,而是“侬晓得”,但下面还是打出三行金光闪闪的大字:上海名小吃,排骨年糕,二十年老店。

图片

进店之后,记者和往常一样,先到收银处点餐,手机付款记录显示,收款方仍然显示为“鲜得来排骨年糕雁荡路店”。

图片

虽然换了店名,服务员服装也换了,餐具也换上了“侬晓得”的新LOGO,但门店主打产品并没大变化,经营的还是原先的那些品种。

图片

记者点了一份A套餐,据说这是店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套餐,包括了排骨年糕、单档和一份小黄瓜。

图片

服务员很快就配好了套餐,下单之后三十秒都不到上桌了,这速度简直秒杀快餐店!原来,排骨年糕在厨房间都已经预制好了,点餐之后只需热加工一下,因此出餐很快,当然也没有了想象中那份有“热度”的烟火气。

到中午12点左右,店里的楼下楼上都坐满了客人;其中大多数顾客是中老年市民,他们有的是逛街顺便来此吃午餐的,有的是到复兴公园游玩而来此用餐的,还有住在附近的居民和公司白领。

一位外卖小哥介绍:这家门店的外卖量都是在雁荡路排名第一的,每天都有一两百单。刚改名为“侬晓得”时,他也有些懵了,不知道是雁荡路上哪家新开门店。在他看来,新名字不太习惯,还是之前叫“鲜得来”更朗朗上口一点。

用餐时,张桂生发现有两组客人,在新店门口对着招牌犹豫不决,在服务员一再解释之后,一对客人进来了,另一对客人则继续往前面走了。

图片

侬晓得“侬晓得”伐?大名鼎鼎、门庭若市的“鲜得来”究竟为什么要改名呢?

通过服务员的介绍,张桂生了解到,开在雁荡路上的这家店原先是鲜得来的加盟店,现在合同到期了。但因在此已经营多年,周边居民对这家店已是相当熟悉,这里有一定的客户基础,老板便将店名改为了“侬晓得”,即老客人都晓得的意思。

图片

鲜得来原先在雁荡路的门店(网友拍摄图片)

那么,“鲜得来”现在在上海还剩几家分店?都改名了吗?

记者致电上海鲜得来排骨年糕店云南南路总店,确认了以下几件事情:

雁荡路店是该公司唯一的加盟店,其它均是直营店,现在这家店因合同到期,中止了合作,不再使用“鲜得来”品牌;

现在七、八家直营店均正常营业,没有加盟店,也没有使用其它名字。

图片

改名“侬晓得”之后,大家怎么看?

在大众点评上,不少慕名前去“鲜得来”,打卡的食客们也发现这里已经改名。一些食客表示,名字不重要,只要味道保持住,自己还是会去光顾。

图片图片图片

也有人觉得还是原来的店名好,如果要改,就别再自称老字号了。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在故事家、曲艺家葛明铭的记忆当中,“鲜得来”的排骨年糕在光明中学隔壁弄堂口时,是上海人津津乐道、交口称赞的美食;等到搬到云南路重新开张以后,门面是弹眼落睛了,但是排骨年糕的好吃指数在上海人印象中跌了不少,再后来,乘车子去吃排骨年糕的吃客已经勿大有了,更多的是走过路过填饱肚皮的人了。

图片

“鲜得来”曾经开在在西藏南路光明中学隔壁。如今,再听到雁荡路上“鲜得来”改名叫“侬晓得”,葛明铭倒是呆了一呆(沪语:愣住了)。

一来勿晓得雁荡路上也有“鲜得来”,二来想勿到居然还有自动放弃金字招牌的事体,后来又得到消息,讲迭爿“鲜得来”是加盟店,合同到期,没有续约,只好改名,我听了又是一呆,原来“鲜得来”迭块招牌老早就市场化了;呆了三呆以后,对现在勿少老字号口碑勿佳的原因有了一些领悟,能勿能重振雄风,看来侬也勿晓得,我也勿晓得,只有天晓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