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扫码吃不到饭?"桂满陇"说立即整改,记者去上海实体店看了

2023-06-16 09:16:04 来源:话匣子 选稿:夏阳

八旬老人进店却“吃不到饭”

因为餐饮店

只能“扫码点餐”

广大网友对这样的“强制规定”

很不接受!

昨天下午,涉事餐厅“桂满陇”发布声明称

进行了服务流程优化

顾客可以选择扫码点单

或招呼服务伙伴帮忙点菜


实际情况如何?

记者采访发现

改是改了

但还是没那么方便!


图片商家发布的声明


图片


昨晚6点,记者来到中山公园龙之梦8楼的桂满陇餐厅,刚一入座,手上多了服务员递来的两张纸质菜单,一张是A4纸大小黑白打印的【本店必吃菜】,另一张是A4纸一半大小彩色打印的【招牌必吃菜】。


图片

这是餐厅赶制出来的简版菜单。一张黑白的,一张彩色的,看了让人有些“犯难”。首先是这张大的,虽然印了菜品图片,但由于是黑白印刷的,一点都不像菜单,虽然也有价格,但字体太小,凑近了才能看清。而彩打的另一张菜单,只有菜名没有图片,看了也不知道要点什么。

在菜品上,二者也没有太大差别。服务员说,“完整版”的菜单还没印出来,公司正在加快印制。如果要看详细菜单,还是得扫桌面上的二维码。

图片手机扫码显示的电子菜单

记者在店里观察,一些老年顾客还是让家人通过手机点的菜。“菜单黑白又看不出颜色,字又那么小,一个字都看不出,不知道是什么菜。”也有顾客求助服务员点菜,服务员说:“基本上看到老人,都会去单独去询问需求。”


图片排队等位店家提供了纸质菜单

采访期间,记者并未看到桂满陇声明中提到的会给老年顾客使用的放大镜。不过,此前备受诟病的扫码必须关注且需要收集个人信息的功能已经取消,仅需授权位置信息。

图片


记者在中山公园龙之梦商场兜了一圈,发现不少餐厅不仅主动提供纸质菜单,还有服务员把一叠菜单拿手上,一见有人停下脚步,立刻上前发菜单,热情地打招呼。“手机扫码、纸质菜单点单都可以的,我们会帮忙下单”。另一家茶餐厅,记者提出想看看菜单,被告知可以“扫码”进小程序查看,再次提出要求后,服务员才拿出几页老旧的菜单。


不少消费者表示,纸质菜单应该是最基本的,既然是服务行业,就应该有多种措施来尽可能满足大家不同的需求。“老年人智能手机没有很多的,自助点餐好多老年人不会的。扫码和菜单点菜都可以,不是一定要扫码,一定要菜单,你让人吃不了饭也不行呀!”


图片

话里话外:

“扫码点餐”不应是“必选项”


近年来,强制“扫码点餐”备受诟病。对于商家来说,用数字化手段节省人工成本、提高效率固然没错,但有些餐厅不仅强制“扫码点餐”,还必须先关注公众号,甚至注册会员才能点餐,花里胡哨的页面和复杂的点餐流程连年轻人都嫌烦,更别提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了。更关键的是,商家薅到了流量、套取了个人信息,最后把风险转嫁给消费者。
早在2021年,中消协就曾指出,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仅提供“扫码点餐”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侵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不提供现场菜单有损消费者的知情权。但这些乱象为何还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有些无奈。一来,会较真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选择默默忍受,然后下次换家餐厅;二来,相较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商家的违法成本并不高,如果被投诉、被约谈,整改一下就行了,更有甚者“钻空子”,下次换个法子再来。因此,与其等着消费者来投诉,有关部门不如加大常态化监管力度,并及时向消费者公开“黑名单”,督促商家整改,让“变味”的扫码消费回归方便消费的初衷。
“扫码点餐”不应是“必选项”,作为服务行业,理应考虑不同客群,提供人性化服务,尤其是遇到上了年纪的顾客,应该拿出对待自家长辈的耐心,而不是扔下一句“只能扫码点餐”就不管了。桂满陇知错能改的态度值得肯定,不过从记者实地走访来看,目前整改还不够到位:可以请服务员帮忙点餐,但纸质菜单字体太小,且只有部分推荐菜,价格等信息也不全,想看详细菜单还得扫码。希望商家不只是临时应付,而是真正拿出诚意来,用心整改,服务好消费者。

-本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