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1.7亿幅档案资源 “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上线

2023-06-14 11:31:18 作者:熊芳雨 来源:东方网 选稿:周玮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6月14日报道:依托1.7亿幅数字化馆藏档案资源,上海市档案馆“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已于2023年上海市“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期间正式上线。“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上海的城市状况是怎样的?”“对比不同年代的地图,上海开埠后不同区域有什么特点?”市民可以选择不同年份(1843年-2023年)浏览上海地图,点击相关点位查看历史介绍、档案图片和关联的图谱展示。

昨天,一群来自上海工商外国语学校的同学走进上海市档案馆新馆,作为档案思政课堂暨“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探究体验课的首批“体验官”,化身城市历史探险家,跟着档案留下的线索探寻城市奥秘,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课程,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发展历程和人文底蕴。

据介绍,“跟着档案观上海”数字人文平台内容可以称得上是一棵跨越时空的“城市记忆之树”。它以10余幅不同历史时期的馆藏地图为基底,生动呈现了上海近代开埠至新时代180年来城市发展的图景。平台首期主要聚焦黄浦江、苏州河这“一江一河”交汇处及周边区域,展示了50余个重要历史建筑的变迁过程,其中既有法邮大楼、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等20余座外滩沿线建筑;也有百老汇大厦、上海邮政大楼等虹口北外滩建筑;城隍庙、人民广场、旧工部局大楼、外白渡桥、四大公司、南京东路等城市地标;更有中共一大会址等14个红色旧址。

怎么“跟着档案观上海”?市档案馆利用服务部工作人员胡劼向现场的学生演示,先把时间轴调整到1860年,然后用鼠标左键移动地图,很快就找到地图上的“跑马场/上海跑马总会”热点标签。点击这一标签,与之相关的档案列表便出现在首页右侧。点击地图,展现的是和地图年份最相近的档案。从早期的跑马厅、1951年上海市军管会收回跑马厅作为市有公地的命令,到建成开放之初的人民公园、人民广场综合改造竣工仪式,再到近年来的升旗仪式照片……透过一份份图文资料,人民广场的前世今生一览无余。

在列表的右上角,还可以点击查看“跑马场/上海跑马总会”的视频、3D模型和知识图谱。系统会根据平台相关档案标题及说明关键词,自动生成每个建筑点位的档案关联可视化图谱,用户可以通过档案知识图谱探索建筑地标、历史事件、人物之间的关系。

此外,平台还支持以“故事模式”打开档案。“近代历史上,上海租界区域内曾先后出现3个跑马厅……”伴随着语音朗读,《从跑马厅到人民的广场》的历史图景徐徐展开,档案里的上海变得更加鲜活。

记者了解到,首期已推出《党在这里诞生》《人民广场的变迁》《老城记忆——城隍庙》等多个故事。未来平台将定期推出新故事,让市民一起跟着档案,细细品味,观察洞悉上海的前世今生。这是一个具有拓展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的共建平台。平台首期推出的1000多份档案,仅仅是“浩如烟海”的城市档案中的极少部分,更是上海丰富而又多面的城市记忆中的“沧海一粟”。市档案馆期待有更多机构能参与到平台建设中来,共同构建起一个市民群众能亲近、可参与、有收获的“数字家园”。

据悉,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条件下,平台还将开放社会公众参与建设的渠道,添加内容信息、对平台内容提出意见建议。未来,将有更多区域被持续点亮,建筑点位不断增加,城市血脉日渐丰满,在数字空间构建起一座有温度的数字孪生记忆之城,它将是上海的“城市记忆共同体”,我们的城市文脉与历史记忆,都将在这里留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