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位长三角诗人齐聚青浦 花海中书写江南新诗篇
5月18日,数十位长三角区域的诗人齐聚上海青浦区寻梦源香草农场,在浪漫的花海中采风、写诗、吟诵,共话五月的江南美景,体验长三角“新江南”文化。2023年上海市民诗歌节寻梦源实景诗歌朗诵分享会暨青吴嘉三地“书香诗韵”文化联盟培育活动在这里举行。 一条太浦河,串起青吴嘉,三地地域相连、人文相近、习俗相通、历史相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的建设,也让青吴嘉文化合作联盟队伍日益壮大。 本次活动邀请了上海诗社联盟诗歌创作爱好者,青浦区、吴江区、嘉善县文化合作联盟的成员。作为本次活动的东道主,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成人学校校长董林华表示,这次活动是一次让嘉宾联合起来,促进青吴嘉三地文化交流的机会。 赛诗会:诗人心中都有如诗的江南
当天上午,数十位诗人以“五月的江南”为题,书写诗人眼中的江南诗篇。最终金月明、王晓云、肖伟民、张建林、蒋勤妹五位诗人获得了赛诗会的一等奖。 上海诗人肖伟民心中的江南是这样的:“ 江南五月/我在青浦镇/邂逅一座古桥/拱桥下的流水告诉我/拱桥一头连接着历史/一头通往未来……”。他表示,“今天我们来到了鲜花盛开的青浦区,我们内心所蕴藏的诗意在这片鲜花丛中也得以绽放。” 来自吴江的诗人张建林在花海中一边听着朗诵,一边举着手机拍照,得知获得一等奖时,他喜出望外:“我觉得现场的写诗高手蛮多的,今天的采风交流活动很有意思,诗意飞扬,满载而归。” 上海作协创作研究室主任、《上海作家》主编杨斌华说:“这次赛诗会大部分参赛作品颇富真情实感,诗意浓郁,文字冼练,凸显了主题,具有风格化的形态特征。同时,在时空感、地理图标、诗歌样式诸多方面也努力有所探索,助力诗人们描摹、抒怀新时代生活以更强烈的内心动能。”
“虽然诗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如诗如梦的江南。”赛诗会的评委、上海大学教授钱文亮表示,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即兴创作,将生活经验与情感体悟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明诗人们的思维很敏捷,笔触很细腻。 汾湖诗社副社长徐忠明感慨道:“寻梦源就像是桃花源,这次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从节奏较快的城市回到静谧美好的乡村田野,在大自然里往往能找寻到更多的诗歌灵感。” 朗诵会:在花海中激发诗性和灵感 当天下午,诗人、朗诵家和朗诵爱好者在大片向日葵、马鞭草的香草公园中共同朗诵中外诗歌。
著名朗诵艺术家陈少泽朗诵了上海诗人穆旦的《玫瑰之歌》,“今天这个活动很特别,我没想到是在花海中朗诵,在优美的环境中朗诵这些优美的诗句,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 “五月,一个美好的时季;诗歌,一种醇厚的艺术。这项活动对于每一个参与者而言,都是一种享受。这使我们来自‘三地’的朋友得以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同时,通过诗歌这一平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一起博取众家之长,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之美。” 站在花海中聆听诗朗诵的国家一级书法家钟迪良说。
“寻梦源这个地方选得太好了,这样浪漫的环境很容易激发人的诗性和灵感!”来自青浦区华新镇社区学校的徐洁说:“如此盛大的诗友交流活动,对我们整个青浦地区的文化繁荣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日常是从事文化工作的,但在现场读诗她还是有些紧张的。她坦言,自己此行主要是抱着学习和沉浸式体验诗歌的目的。 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孙桂芳表示:“本次活动对上海的诗歌文化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天的诗歌创作与实景朗诵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诗歌学习氛围,在倡导全民终身学习的当下,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吸引越来越多市民加入到全民学习、全民阅读、全民读诗的队伍中。”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民诗歌节组委会办公室和上海市青浦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东方教育时报、上海市青浦区社区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