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教|秋天红遍京城的黄栌,夏天长这样

2023-05-13 09:40:00 来源:北京号

园林发荣滋长的夏日,有一片“粉红罗纱”,如遮蔽暑气的帷幔,轻盈地笼罩在山林间。若你上前一探究竟,便会讶然发现,这些毛茸茸的“娇客”,真面目竟然是它——

初夏时节,黄栌开黄绿色小花,花序为圆锥状,不孕花的梗呈粉红色羽毛状,久放而不凋落,就像是一团淡淡的粉色烟雾在枝头形成似云似雾的景观,只能用“如梦如幻”来形容。

远远望去,宛如万缕罗纱缭绕树间,历来被文人墨客比作“叠翠烟罗寻旧梦”和“雾中之花”,故黄栌又有“烟树”之称。

《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黄栌,生商洛山谷,四川界甚有之。叶圆木黄,可染黄色。”

黄栌的木材呈黄色,古代作黄色染料,所以叫“黄栌”。

黄栌是漆树科黄栌属的小乔木,树冠呈圆形,株高大概在3-5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黄栌的叶子是单叶互生,圆圆的,边缘光滑,或只具有微小的锯齿。

疏松的圆锥花序在枝头顶部生长。在黄栌的花序上生长着两类花,一种是小小的黄花,开花过后会结出肾形的小果实,另一种是不会发育不会结果实的不育花。不育花的花梗上有紫红色的柔毛。开花之后柔毛还会长的更长像羽毛,形成朦胧的“烟雾”形象。

黄栌性喜光,也耐半阴,适宜种植在土层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中。

树姿优美的黄栌,茎、叶、花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特别是深秋时节,黄栌的叶片慢慢转红,带来艳丽的秋叶景观,加之极耐瘠薄的特性,黄栌便成为石灰岩营建水土保持林和生态景观林的首选树种。

老舍写“北平的秋就是人间的天堂”,北京的秋景里,赏红叶是必不可少的。连最负盛名的香山红叶景观,主要也是来自黄栌树,有“十万黄栌尽染红”的美誉。

黄栌在我国古代,是提取染料的重要来源。

从唐朝至清朝,在本草著作中有多处应用黄栌染色的记载,如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称“叶圆木黄,可染黄色”。

黄栌的木部是常用的黄色染材,古代常称为“栌木”。

黄栌在花市里,被诨称为“雾中情人”,作为季节性花材,常被人们用于插花、装饰,传递夏日的祝福。

待到深秋时节,满山遍野的黄栌叶子红得像火焰一般,灼灼夺目的黄栌景象,正如诗人写“春色能娇物,秋霜更媚人”。

看过了夏日的粉红罗纱,再与黄栌相约便是在园林秋风里。

春生夏长,春去夏来。夏日是万物发荣滋长的季节,蓬勃的夏日园林,也将以盎然的面貌,陪伴你进入一年中最悠然的时光。

十载星河长夜,十载草木葳蕤,中国园林博物馆行至第十年。承长史古意,续文明薪火,园林始终在此处,在滚滚向前的时光洪流里,为人间开辟一方生命捭阖的栖息地。

十周年之际,我们也将继续在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官方新媒体账号,向大家全年持续发布相关活动信息,一同致意绿水青山,踏歌前行。

中国园林博物馆

与你相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