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健康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治疗

2023-04-17 15:28:08 作者:葛晓玲 宋霄霄 尹亦然 金毅萍 来源:上海杨浦 选稿:倪皓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杨浦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百姓健康》栏目,我们将邀请辖区内各大医院的专家为大家解读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本期邀请到的是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医师刘晓东,和大家聊一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治疗。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副院长、骨科主任医师刘晓东

图片

你也有腰背疼痛的时候吗?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医师刘晓东就来聊一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和治疗。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腰腿痛,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酸胀麻木、疼痛,严重者出现大小便障碍及双下肢不全性瘫痪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俗称“坐骨神经痛”。

出现什么症状能判断是腰椎间盘突出?

(1)腰部活动出现障碍。不管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腰部活动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以后伸障碍最为明显,而且少数患者会在前屈时明显受限。

(2)腰部出现疼痛的现象。很多人会存在不定期的腰痛史,或者有时会出现反复的腰痛现象。腰痛的轻重程度不同,严重者会影响翻身或坐立。

(3)出现下肢放射痛。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常在腰痛消失或减轻时出现。疼痛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至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有的可发展到足背外侧、足跟或足掌,影响站立和行走。

(4)出现患肢温度下降。不少患者患肢感觉发凉,客观检查,患肢温度较健侧降低;有的足背动脉搏动亦较弱,这是由于交感神经受刺激所致。但须与栓塞性动脉炎相鉴别。

(5)有主观麻木感。病程较长者,常有主观麻木感。多局限于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或足掌。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症?

(1)职业: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见于各行各业,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无明显差别。重体力劳动者比轻体力劳动者容易得,纯脑力劳动者比轻体力、脑体力混合型的劳动者高;

(2)年龄:本病一般发生在 20 ~ 40 岁的青壮年,男性比女性要多些;

(3)体型:一般过于肥胖的或过于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间盘突出症;

(4)工作环境:寒冷潮湿的工作、生活环境易导致腰椎间盘出症;

(5)遗传:家族中有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发病率比家族中没有疾病的人发病率高几倍;

(6)发育:有发育异常的患者,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骶椎裂、椎弓崩解等,都会影响到腰椎的正常功能,给腰部肌群增加额外的负荷,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7)身体素质: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人有的平时身体素质比较好,在这些患者中很少有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病。

图片

怎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

(1)拿重物时,身体尽可能靠近物体,使其贴近腹部,同时要掌握平衡,不可用力过猛。在长时间的弯腰后,不可猛然直腰。

(2)床垫不宜过分柔软,睡眠时应能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

(3)生活要有规律,不可久坐,适当体育锻炼,有目的地加强腰背肌锻炼,使肌肉强壮有力,形成“肌肉腰围”,减轻椎间盘的负荷。

(4)一旦发生急性腰扭伤,应适当休息,及时治疗。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1)注意卧床休息

腰椎间盘突出症者出现腰部疼痛时候,应立即卧床休息,因为在卧位休息的时候,人体的椎间盘承受的压力要比我们站立的时候的压力下降了50%左右,这样的话,脊柱承受的压力就减轻了,那么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2)避免突然弯腰及久坐不动

在平常的生活中,有些动作需要避免,比如:突然的弯腰动作,或者是进行仰卧起坐的运动。如果是不能弯腰,那么有人就会问了,掉地上东西了,我不弯腰怎么拾起来呢?这个可以这样进行,可以双腿蹲下来,然后拾取掉在地上的物件,这样就避免了弯腰了。还有就是尽量避免久坐不动这样的姿势,白领一族需要经常的变换姿势,让自己的脊柱承受的重量减轻一下。

(3)控制自己的体重

在日常生活当中还需要注意控制自己的体重,体重的增加会使得脊柱承受的重量加大,为了健康,因此要控制自己的体重,将自己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健康,另外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候,注意避免突然的扭腰运动。

(4)避免负重

腰椎间盘突出症者日常生活中避免负重的运动或手拎重物,如果感觉到腰部有酸胀感觉时候,卧床休息一下,或者佩戴腰围,以保护脊柱。

图片

如果我不小心成为腰椎间盘患者,运动方面有哪些要注意的?

(1)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要慎重

原则上来讲,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停止所有活动,实施绝对性卧床休息,并接受合适的治疗。当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过后,或症状已经缓解,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但要缓慢地进行运动并适当控制活动量。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锻炼需要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地、剧烈地运动,以免造成腰部扭伤。初期应选择腰部活动和负荷量相对较少的运动项目,并在运动是采取佩戴腰围等保护措施。

(2)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式应正确

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方式是有选择性的,临床研究证实,游泳运动更适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需要注意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进行游泳锻炼时,应选择合适的姿势,而且水温不宜过低,游泳前要做足准备活动,锻炼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腰部受累。当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加重时,患者应停止所有活动进行休息,待症状好转后再进行体育活动,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好转,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3)腰椎间盘突出的锻炼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宜参加爬山、举重、打篮球等剧烈体育运动,平时也不要拎重物、搬重物,以免腰部用力不慎,造成腰部扭伤。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手术治疗?

(1)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2)经过3~6月正规系统保守治疗,但是症状持续不缓解甚至出现加重的话,可以考虑手术;

(3)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比如尿潴留、二便失禁时,多需要手术,尤其是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时候,最好及时手术;

(4)合并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稳定,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时,建议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方法有哪些?

光学技术、影像学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与以往在腰部开一个大切口,将部分椎板取出的传统手术完全不同,在微创状态下操作,对机体的损伤大大减轻,而且椎间孔镜和手术导航设备能够对手术部位进行放大,这样医生的操作就更为精细,意外损伤发生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对手术心存疑虑的患者,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有三大特色脊柱微创技术:

(1)臭氧髓核消融术:是通过注射少量臭氧气体,使髓核组织脱水萎缩,不损伤髓核周围组织及神经,达到使椎间盘减压的目的。多余臭氧逐渐变为氧气被身体吸收,无体内残留,疼痛症状迅速缓解。

(2)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是通过等离子刀将射频能量作用于椎间盘内部,汽化消融部分椎间盘髓核组织,然后再利用精确的热皱缩技术将刀头接触到的髓核组织加温至约70度,使髓核体积缩小,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从而缓解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椎间孔镜技术:椎间孔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入人体腰椎的安全三角间隙“椎间孔区”实施手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做手术,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然后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修复破损纤维环。手术创伤小:皮肤切口仅7mm,如同一个黄豆粒大小,出血不到20ml,术后仅缝1针。是目前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果最好的椎间盘突出微创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很多,具体落实在每个病人身上必须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的改变,才能制订一个较为合适的方案,每一类方法中又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每一种具体方法都有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没有一种方法能“包打天下”。

因此,应严格选择病例,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由医生来选择合适的治法,病人必须求诊于专科医师,资深专科医师能够综合分析病情,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