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虹桥,彩虹桥|“北斗第一园”踔厉风发:产业要素集聚,科创持续赋能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2周年之际,在上海虹桥商务区的核心功能区——上海西虹桥商务区内,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背靠虹桥综合枢纽,面向江浙广阔腹地,凭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东风”,依托科创驱动和政策服务资源等优势,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以踔厉风发的姿态砥砺前行。
要素集聚,打造“北斗产业生态林”
2013年6月,原总装备部和上海市政府正式为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揭牌,同年年底基地正式开园,成为国内首批投入运营的北斗产业园区。
园区立足定位导航对智能无人系统和空间信息服务领域的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打造基于专业化创新孵化支撑体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导航科创中心和产业生态圈。
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和平台多方努力,北斗西虹桥基地已集聚了百余家北斗导航与定位强关联企业,如华测、联适、威固、海积、普适、势航、道枢、川土等一批“北斗+”、“+北斗”跨界融合的业内领军和知名企业,成功孵化创业板上市公司总部1家、辅导科创板冲刺企业多家。
随着相关企业不断涌入,产业集聚效应愈发凸显,北斗产业链不断完整。在领军企业的带动下,中小微企业连串成片,推进企业间相互联动与合作,逐步形成了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的“北斗产业生态林”。
科创赋能,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在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农牧渔业、应急减灾等多个领域,北斗规模化应用正在加速推进,更多的应用场景有待被开发。而在北斗西虹桥基地,北斗相关企业已几乎覆盖全产业链,产品覆盖导航卫星、地基增强系统、芯片、导航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集成等各个领域。
创新驱动发展。根据北斗西虹桥基地方面透露的数据显示,园区企业年均申请专利数百项,沉淀知识产权近千项。园区实地型企业超80%为高新技术企业,现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全国示范/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并荣获14项国家/市级科技奖。
此外,作为上海市十六个功能型平台之一,2019年落地园区的北斗导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通过共性技术协同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支撑复杂场景高可用高精度融合导航技术创新,加速提升北斗导航产业领域发展能级。
当前,北斗西虹桥基地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技术综合竞争力最强、产业链最完整、公共支撑服务平台最为完善的“北斗第一园”。未来,基地将继续坚持高端引领,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时空智能科创中心,积极推动园区产业生态服务平台溢出长三角、辐射全国,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