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吃完后,一次性塑料餐盒去哪儿?代表建议商务楼可试点回收
点外卖已成为都市人的一种生活常态,近期抖音等平台也宣称要加入外卖大军。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外卖行业用户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外卖订单量从2015年的17亿件增长到2020年的171.2亿件,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人数达到5.44亿人。
外卖行业爆发式增长,导致塑料包装消耗量从2015年的5.7万吨,增长到2020年的57.4万吨,5年间增长了9倍。
市人大代表、宝山区国资委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亚萍关注的就是外卖塑料餐盒的“命运”——盛过一次餐食后,这些外卖餐盒是被丢弃焚烧,还是被回收利用了?这背后不仅是一笔经济账,更是一笔环保账。
材质替代还不畅
餐饮外卖包装物包括餐盒、餐具、外包装袋三部分。一般而言,餐盒以塑料材质为主,还有少量纸浆或纸基覆膜餐盒。
从事多年小区垃圾清运工作的保洁员老吴告诉记者,大多数居民会把外卖餐盒扔进干垃圾箱。通常他会把饮料瓶、纸质包装袋从干垃圾中挑拣出来,将一些外卖餐盒中混杂的吃剩的饭菜清除掉,然后作为干垃圾打包清运出去。这亦是大多数外卖餐盒的命运——作为干垃圾最终被填埋或焚烧,回收利用率很小。
而走向填埋、焚烧归宿的废旧塑料会带来大量环境污染。据统计,2015—2020年外卖塑料包装累计碳足迹为771万吨二氧化碳,其中处理阶段排放175.28万吨二氧化碳。
“要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使用可降解材料是一个方向。但由于新材料成本高,可降解餐盒的市场渗透率普遍较低。”陈亚萍说。
代表调研发现,目前商家为餐饮消费者提供的外卖包装物绝大多数是由一次性塑料制品构成,使用纸袋、无纺布袋、保温袋材质的较少。“因为与可降解包装相比,一次性餐盒的产能、性能和使用便利度等均占优,且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陈亚萍说,目前在餐饮行业,可降解餐盒包装成本约为0.3-0.5元,是传统塑料包装袋的2-3倍。通过调查“饿了么”平台400家商户发现,商户对于餐盒包装优先考虑的因素前三位是包装品牌、包装效果及包装成本。因可降解材料餐盒及包装物成本较高,价格缺乏优势,所以只能屈居末位来考虑。
“受困于成本和商户认知,通过材质替代来减塑这条路任重而道远。”陈亚萍认为,在关注上游材质替代的同时,下游回收体系的建立可以降低一次性餐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下游回收体系是否构建得起来?
上游“量”还太小
用于一次性餐盒制造的材质主要为PP(聚丙烯),也有PC(聚碳酸酯)和PE(聚乙烯)。
“虽然比不上矿泉水瓶、废纸箱等,但一次性塑料餐盒也有不小的回收价值。”曾任职“爱回收”分类回收事业部的韩晓光说,废旧塑料可以通过回收、分拣、破碎、清洗、熔融造粒后形成再生塑料并投入新的生产环节,其下游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记者了解到,塑料餐盒经回收、加工成塑后,形成PP再生颗粒,是相对优质的再生料来源。数据显示,塑料餐盒回收加工成颗粒之后预计有28%可用于包装行业,22%可用于建筑建材行业,汽车行业消费占比14%,农业行业占比13.5%,电子电器及家居行业占比分别为11%、9%。
“外卖餐盒的回收是一个很细分的领域。”韩晓光说,企业若选择塑料回收加工这块业务,会考虑到经济模型的问题。如果收到的餐盒“量”有限,那么这个经济模型就“走”不起来。
目前,塑料餐盒回收在末端技术环节已经走通,问题就卡在前端的“量”,也就是在流通环节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陈亚萍实地调查若干居民小区和商务楼发现,消费者使用完的塑料餐盒,基本是被当成干垃圾投放至垃圾桶,并作为干垃圾被焚烧。由于缺少专业的回收商,餐盒有残留饭渣和液体等因素,也造成保洁人员不乐意主动回收。“塑料餐盒回收涉及环节较多,各个环节对人员专业要求较高。另外,塑料餐盒外包装产品的规格、材质也不统一,造成回收难。”
据了解,“饿了么”曾在一些城市的商务楼宇做过外卖餐盒回收试点。“我们在共享办公的商务楼门口放置了专门的外卖餐盒回收箱,一开始的实施效果不错,很多白领把餐盒洗干净了定点投放,但要长期实施下去,光靠企业一方很难做起来。”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相关负责人表示,几个案例试点下来发现,有政府支持的楼宇回收效果要远远高过纯商业行为。在缺乏激励政策以及妥善的成本分摊方案的情况下,仅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循环回收的推广难度显而易见。
商务楼可先试点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塑料餐盒回收产业若要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这本经济账是否算得过来。按照2022年的市场价格,塑料餐盒的社区回收价格可达到2900元/吨,经过整理,可以按照4000元/吨的价格卖给塑料造粒工厂,这里面具有较为可观的商业空间。“如果能将流通环节打通,企业是很愿意去做这件事的。”韩晓光说。
记者了解到,可回收物体系化建设的核心在于“点、站、场”流程的建立,即回收点(社区)-中转站(回收商)-场(末端处理工厂)的流程建立。其中,“站”和“场”的体系是传统行业中已经相当健全的体系,问题在于如何把“点”和后续流程相关联,这需要倒推出“点”上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目前,消费者产生废弃塑料餐盒的“点”主要是居民社区和商务楼。“这两种场景略有不同。”在陈亚萍看来,居民社区垃圾投放点分散、垃圾集中投放量巨大,而小区保洁人员没有太多精力再额外区分塑料餐盒,如果要建立回收机制,应该在激励居民的环保意识上下功夫。而商务楼在工作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塑料餐盒,垃圾投放场所相对集中,年轻人居多,并对减塑的理解度高,可先行试点餐盒回收商业模式。
陈亚萍建议,可以选择多个有参与积极性的大型写字楼、园区或社区进行试点,要求企业或者物业主导、居委配合提供一个相对便捷的空间,摆放专门回收废弃塑料餐盒的容器;同时实施落地宣传,制定流程,引导消费者对废弃塑料餐盒进行简单清洗,投放到指定投放点。在初期引导阶段体现的收益可以还原给“点”,比如可以兑换购买餐巾纸等,让参与回收的消费者看到塑料餐盒回收的价值。“这就需要政府在垃圾分类宣传、政策制订上加以引导和支持。”陈亚萍说。
2021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全面推行塑料污染的全链条治理。“外卖”作为塑料消耗新兴行业被重点关注与讨论。在业内人士看来,外卖塑料污染治理的核心并不只是对塑料污染的治理,而是要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对外卖塑料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推行塑料污染的全链条治理,应立足实际谋长远。”陈亚萍认为,外卖产品所产生的废弃物,不应该让某一主体单独负责,而是由产业链上的生产者、使用者和消费者承担共同责任。她建议,在餐饮行业、外卖平台、快递和外卖餐盒包装领域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合理的成本与环境效益测算方法,参照碳排放交易的机制,研究社会增量成本的收取与分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