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宇: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
本文为特约供稿,转载请注明。
全面注册制之后,市场正式进入到大扩容阶段。
注册制的本质就是发展和完善投融资市场。和发达市场相比,我们的资本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即使到今天,我们企业融资基本是靠银行贷款而非上市融资。
未来注册制之后,银行贷款比例将会减少,取而代之的就是股市融资。
股票数量大幅增加之后,选股难度明显增加。拿题材炒作举个例子吧,多年前的题材炒作,由于互联网尚未普及外加上市公司数量非常少,只要买入相关热点股票基本都有的赚,无非是赚多少的问题。
而从2015年之后,题材炒作变成了亏钱最快的模式之一。主要原因就是股票数量大幅增加,所以如何高质量做决策,如何少做决策就变成了大多数散户需要思考的问题。
说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在国内价值投资是被提及最多的一种投资方式。但是巴菲特的这种方式真的适合大众么?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定义企业是否有价值这件事,本身就需要极强的头脑以及社会资源支持。
就像很多年前我看到的一则新闻报道的那样,巴菲特的父亲是国会议员,比尔盖茨的母亲是华盛顿州金县联合银行的首位女性总裁,也是第一位担任联合银行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女性。所以,在我们学习他们的方法之前,是否也需要考虑一下实际情况呢?
A股的绝大多数投资者是没有经营企业的经历的。巴菲特在早年控股公司时,就已经积累了大量一级市场的经验。这对企业价值判断是非常重要的。退一步讲,即使买入的公司表现不佳,巴菲特可以通过控股的方式重新经营一家公司,直到业绩改善,估值拔高再进行出售,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
这些年,通过不断地摸索,我有了如下思考和动作:
1、广泛的学习,不单是股票市场,也包括衍生品和债券市场。不同的市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对于投资的认知,选战场远比选股更重要。
2、专业的事情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完成,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去做擅长的事情,正所谓合作共赢。
不盲从,不盲信。做投资不仅需要我们了解市场、经济,更需要我们了解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
END
作者:
宋振宇,《天下财经》嘉宾,擅长用周期理论判断牛熊拐点。
作者观点仅作为个人研究成果,不代表本栏目观点。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