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古树阅览室第三篇:古悬铃木群——静安公园的“镇园之宝”
一树一景一故事,与历史建筑相伴的古树名木述说着历史的变迁。静安区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区,历史建筑星罗棋布,古树名木更是数不胜数。
翻开静安古树阅览室的
第三篇章
我们来看一看
静安公园中的古悬铃木群
地铁让位古树
百年悬铃木群无愧“镇园之宝”
静安公园位于南京西路1649号,南邻延安中路、北靠南京西路,面积3.36万㎡,因在静安寺的对面而得名,也是静安区内以区名命名的公园。
起初生长在跑马道两旁的悬铃木小树,在历经百年风霜后,成为静安公园的“镇园之宝”,是深受上海市民喜爱的百年古悬铃木群。静安公园目前在册古树共有33株,其中悬铃木32株,银杏1株。
1997年,在修建轨道交通2号线时,为了保住中心城区独一无二的古悬铃木群,修建项目选择了成本最高、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施工方案,并且关闭了南京西路商业街整整一年,“地铁让位古树”的故事成为申城绿化保护史上的一大美谈。
2022年10月28日,“向树而生·相伴千年”——上海古树名木保护主题展启动仪式在静安公园举行。展览分为室外和室内两个展区,室外展区位于静安公园悬铃木大道上,以展板的形式展示全市16个区近年来在古树名木保护方面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室内展区位于静安公园展示场馆内,由引言、记忆、共生、策略和后记五个部分组成,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上海古树名木的风貌、古树名木保护历程和取得的保护成效。
市、区两级全力守护古树健康
传承上海静安绿色瑰宝
在古悬铃木群半年的风霜中,因灾害天气的摧残、病虫害的侵蚀,以及立地环境的变化等外界因素,静安公园内32棵悬铃木古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并且越来越突出。
2020年,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与市古树办、绿化指导站专家多次共同踏勘现场。经过多方研判,工作人员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后,利用树木雷达扫描古悬铃木群的根系,以及Picus 3探洞仪器对古树进行全面体检,并根据体检报告和专家意见制定出“一树一方案”的保护措施。静安公园根据保护方案周密部署,细化措施,顺利完成各项技措工作。
2022年,静安公园再次对古树群进行精细化修剪并更新了斜拉装置,使得古树群面貌焕然一新。作业人员还对多棵古悬铃木进行枝叶修剪,以此减轻树冠重量、平衡树木重心,同时,更少的枝叶也会减少树冠的风阻,使得古树可以更安全地应对大风天气。
2022年8月,台风过境上海,期间,造成静安公园内一株银杏古树的枝条突发断裂,并导致古树侧斜10°。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立即组织力量对古树进行应急处置,并第一时间邀请市古树办专家现场踏勘,指导修剪和支撑方案。在工作人员的紧急处置后,这棵古银杏树也成功转危为安。
静安公园内还有一棵编号0911号、树龄超过120年的古悬铃木,早在2009年,区绿化管理部门就对古树进行过一次全面技措处理。但随着树木生长及外部因素变化,树体膜顶部发生了破损,树体与树体膜脱离,同时,古树与填充物也出现了腐烂现象,影响古树的生长。
2022年10月,市、区两级古树保护部门在研究后,决定对0911号古树进行彻底修复,并邀请市古树办专家现场指导工作。工作人员通过修剪掉部分枝条,减轻树木树冠的重量,并更换上部攀拉支撑,清理填充物及树根。在完成病虫害防治处理后,再对木质部进行防腐、安装“T”字型支撑、安装树体膜及填充木炭和珍珠岩等处理。最后对树体进行彩绘等细节处理,以达到颜色、纹理、质感的统一。
静安区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在2022年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的第一年,古树名木保护已纳入城市网格巡查范围。在区绿化市容管理部门的努力、专业养护单位的呵护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下,静安区的古树名木将会得到精心保护,让绿色瑰宝得到传承,共同见证美丽静安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