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峰委员:搭建桥梁,打通科研成果和产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东方网记者王永娟1月10日报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需要科技深度融入产业,我们要搭建一座桥梁,打通科研成果和产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让两者能更加顺畅地相互促进。”
今天上午,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市政协委员姜雪峰带来一份提案。他建议,建立一种机制,让科学研究和产业之间找到汇聚点,寻求彼此发展的最大公约数。
姜雪峰认为,因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分处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之间缺少了必须的“翻译”和嫁接,使得彼此的相融依然不够顺畅。“科学的发展逻辑,是自由式,它需要天马行空的创新,而产业的发展它则是目标式的,要有清晰的年终目标、节点目标等。它们分属两个话语体系,思考模式和逻辑都不相同。”然而,产业升级亟待科技赋能,传统制造急需科技迭代,“卡脖子”问题迫切需要科技攻关;而产业的需求和发展,则为科学研究提出新的需求、新的引擎,让科学发展有更加清晰的目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姜雪峰委员建议,应建立对企业“科创属性”的鼓励机制。“既然科技创新是深藏在土壤之下的艰辛探索、长周期等待、冷板凳积累,那就需要我们在政策上的倾斜、扶植、导向、支持。”不仅仅是上市企业需要科创属性评价支持,初创发展企业同样应该有所评价支持,如同培养树苗一样,在初期就有良好科技属性的内核,5-10年后必将出现一批具有硬核科技的强竞争力企业。
还应建立对科学研究的产业转化评价机制。不是每一个科学研究都有产学研转化的可能,但是面对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需求时,“可做可不做”的临门一脚,需要政策给予“附加分认可”。在人才评定、职称评定、项目评定加强明确这一权重,项目指标中如何增加这一“附加分”指标,就会增加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研究比例出现。
还要建立两个体系的发“翻译”科学体系。学术与产业,价值目标不同、语言体系不同、思维逻辑不同、产出评价不同,让如此完全不同的体系融合、又必须融合,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可以在市级的人才项目中,建立固定的交流平台,提供固定的交流经费支持,令科创中心的产学研对话实现平台化、常态化、协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