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闵行区政协重点提案专项视察聚焦“湿垃圾处置”

2022-12-03 13:29:31 作者:黄丽春 来源:东方网 选稿:施丰奕

东方网记者黄丽春12月2日报道:家家户户都会产生湿垃圾,可是谁都不愿意处理湿垃圾的工厂就在自己家门口。目前,湿垃圾普遍采用的是集中处置方式,流程繁杂,投资成本大。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湿垃圾的处理过程简单一点、投资成本减少一点、占地面积缩小一点?

闵行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期间,民建界别提交了集体提案《关于推广智能仿生分布式湿垃圾处理技术的建议》,得到闵行区绿容局的积极回应,并被列入本年度闵行区政协十大重点提案。今天下午,记者全程参与闵行区政协举行的湿垃圾处置重点提案专项视察活动,看到了这个常住人口数量排名全市第二的大区,在推进湿垃圾低能耗处理过程中的探索和努力。

记者首先跟随视察组来到了位于七宝镇天豪路70号的低能耗超高温好氧发酵湿垃圾处置点。据介绍,该处置点的核心——设备主体高7.5米,直径5米,占地面积约24平方米,具有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等特点。自今年9月建成以来,处理湿垃圾共计101.679吨。经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设备在抑臭、杀菌、脱水等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水、气、渣(营养土),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渣可以作为有机肥的基料,污水零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 

现场视察后,一场多方参与的协商座谈在七宝镇政府会议室召开。闵行区绿容局,七宝镇、马桥镇两家试点单位以及为试点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的第三方机构上海益克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介绍了区级层面湿垃圾处理工作现状、试点单位项目运行及设备工艺流程等情况。 

据闵行区绿容局局长沈军透露,2021年闵行区日产湿垃圾1272吨。在市区两级集中处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现阶段,以区级集中处理与街镇分散中转相结合的处理模式为主。因此,各街镇湿垃圾就地处理显得尤为迫切。但湿垃圾就近就地处理,在设施建设方面还面临很多矛盾和困难,比如规划选址难、环保达标难、投诉化解难、末端销路难。湿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已成为当前垃圾分类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实地走访,直观感受;现场汇报,直击痛点。受邀委员和专家们纷纷各抒己见,献计献策。吴文清、杨玉娟、李俊南委员在各自发言中,对益克拉公司最新湿垃圾处置的工艺流程表示肯定,该工艺根据微生物生态学和空气动力学原理,融合自动化控制技术、水热耦合转化技术,采用超高温好氧发酵工艺,在多菌群共同协调作用下,利用生物质能源将湿垃圾进行降解、抑臭、杀菌、生物脱水,经微生物分解代谢作用产生的CO2为生物成因,是有机物的自然归宿,不列入碳排放计算,产生的固渣可重回生态循环系统。委员们建议深化对湿垃圾的科学化处置,进一步完善智能仿生分布式湿垃圾处置设备,使新技术、新设备早日优化落地,并得到逐步推广,形成闵行模式,此外,举办开放日活动,要与周边居民开展互动,让居民更加理解湿垃圾处置工作。 

与会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周宁一、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唐鸿志、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沈根祥、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工张益,则分别从应用场景布局、工艺技术优化、处理成本测算、监测体系建设、公众科普教育、高附加值衍生品开发等不同角度,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闵行区副区长可晓林在回应中表示,今天的专项视察是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党委政府领导搭建协商对话的平台,广开言路、广集众智、广求良策,使政府的决策和工作更好顺乎民意、合乎实际。区政府将加快推进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快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让处理能力强、经济成本低、节能减排影响小的湿垃圾处理方案脱颖而出。 

“重点提案专项视察活动是区政协认真搞好政治协商、积极推进民主监督、深入开展参政议政职能的具体体现,‘湿垃圾处理’这项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环境保护和子孙后代,提高湿垃圾处置能力、改善工艺技术刻不容缓。”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在讲话中强调,一是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协商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在沟通中形成最大的思想共识;二是要完善湿垃圾处理的规划布局、深化湿垃圾源头分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三是要加大对湿垃圾处理的政策支持,尽快建立科学、综合的湿垃圾处理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加快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最终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闵行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