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江南书局”首店,体验“琴棋书画诗酒茶”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1月29日报道:11月29日,坐落于奉贤区南桥镇上报传悦坊的“江南书局”首店——“江南书局·书的庭院”对外试营业。这家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担纲设计的书店,为读者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构建江南文化的生活方式。
9点20分,“江南书局·书的庭院”迎来首位顾客,市民蒋帅购买了本林清玄的《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手上拿着杯“啡黄腾达”咖啡。“这个特调咖啡的原料是来自我们奉贤的黄桃,书香、咖啡香和泥土香融合,以后要带着朋友、孩子一起来。”蒋帅说。
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钮也仿介绍,“江南书局”是上海新华传媒着力打造以江南文化为主题的新型书店业态,结合对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的理解,寻找挖掘“五个新城”各自独特的江南文化基因,拓展符合书店气质的新型商业业态,营造与当地特色相融合的江南文化场景。
首店“江南书局•书的庭院”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担纲设计,采用将自然、文化、建筑三者合而为一的设计理念,设有特色石景水幕墙、石壁咖啡厅、竹石水岸舞台、儿童迷宫阅读区、共享社区空间等特色区域,以江南底蕴、海派视野,带领读者构建全新的生活方式。在“书的庭院”,市民读者可以感受与自然、与书籍、与艺术的美好相遇。店内精选14000余册书籍,包含文学、艺术、人文、社科及少儿图书。
步入店内,浅黄色的竹子元素点亮整个空间,仿佛置身在一片竹海中。一楼竹片装点的儿童阅读区,二楼的竹林书架,营造出充满活力的阅读氛围。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销售中心总经理助理陶舒婷介绍,“这家书店以竹为主要元素,因为竹子在江南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竹简在古代是重要的书写工具;萧笛等乐器也都是用竹制成的;竹子外形是高挑飘逸、内空外直,古人常用竹子来比喻君子。”
“江南书局•书的庭院”共有两层,设计了“琴棋书画诗酒茶”7个小线索去演绎江南文化,等待读者发现。陶舒婷透露,“进门左手边的水幕墙,前面设有‘琴’的场景,高山流水遇知音,希望读者能够在书店遇到知音。”此外,一楼台阶左侧打造了“诗”的场景,选用王羲之《兰亭集序》、郑板桥字画等,让读者感受到古典的意境。
“诗”场景
拾阶而上,来到二层,右手边的书墙汇集了国内文学作品。一幅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在书架上铺陈开来,描绘的是明代苏州城的社会生活情景,这是“画”的场景。位于二层的社区空间也是市民文化客厅,融合了“书”和“茶”两个场景。“这个空间灵活性强,可以像私人书房一样阅读写字,也可以开展思想交流活动。”陶舒婷说。
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在书架上铺陈开来
二层的社区空间
“茶”场景
与“江南书局•书的庭院”同时亮相的还有新华传媒自有品牌“磨辰光”咖啡。三款“江南书局”特调与奉贤有着密切的联系,“万事乳意”加入了奉贤历史悠久的鼎丰腐乳,“啡黄腾达”选用来自吴房村的黄桃,“麻麻香”则加入了奉贤当地产的芝麻。
“我们在传统咖啡的基础上,做了本土化的调整,推出了黄桃咖啡、腐乳咖啡、芝麻咖啡,都是选自奉贤本地的原材料,把奉贤的本地特色融入到‘江南书局’中。”陶舒婷表示,我们将图书、建筑与饮食文化融为一体,为市民构建江南文化的生活方式。
江南书局特调“啡黄腾达”
作为“江南书局”主打的文化活动,“新江南读书会”系列活动当天正式启动。“新江南读书会”系列活动将通过不间断地邀请各类作者、艺术家、音乐团体、文化名人来店举办亲子阅读、名家讲座、新书发布会、艺术展览、民间匠人手作、音乐会等活动,为奉贤的读者带来更多精彩纷呈的读书文化生活。首场活动上,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赵丽宏、作家汤朔梅和阅读达人陈伟带来书话江南·分享交流会,分享了各自眼中奉贤“贤美文化”的魅力所在,畅聊江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致力于升级优化实体书店形象,接连打造了1925书局、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江南书局·书的庭院,以及即将于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与大家见面的上海第一家残疾人友好书店“新华书店·逆光226”非视觉文化书店等升级版的书店文化空间。
露营休闲区
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利表示,“从门面整齐的新华书店到大型书城,再到现在的个性化书店,我们始终在不断探索。网络时代,一家实体书店承载的书籍数量很难超越网上平台,更多地通过打造不同的空间,为读者提供阅读带来的愉悦感、沉浸感。”
据悉,“江南书局”将寻找挖掘各地独特的江南文化基因,未来在上海“五个新城”打造新型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