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上海健康医学院原创舞台大师剧《飞扬的蒲公英》首演
东方网11月20日消息:“飞扬的蒲公英,乡亲的安心茶。健康的守门人,人民的向阳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医者的悲悯和仁爱之心,就像蒲公英一样,是延续的生命,永不停步的爱。”……
上海健康医学院大型原创舞台剧《飞扬的蒲公英》日前在北苑德馨楼二楼400人报告厅成功首演。 《飞扬的蒲公英》以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从新中国到新时代,浦东一个新建的卫生所里赤脚医生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刚毕业的新乡医“延续的生命,永不停步的爱”的故事。通过爱的传递,特殊的“药箱”记载了基层医疗工作者走家串户、送医问药、吃苦奋斗、默默奉献的无悔一生。她们就像一颗颗蒲公英,迎风而起,随风飘落,落地生根。正是这一个个有着蒲公英那样扎根大地默默奉献品质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石,成为实现健康中国梦最为鲜亮的底色。
观演后,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书记郭永瑾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十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学校精心打造大师剧《飞扬的蒲公英》等高质量校园文化品牌,希望全校师生坚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奋斗方向,一步一个脚印,为了百姓的健康,着力培养新时代健康人才,将种子撒向祖国大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卫生单位,成为新时代人民的健康守门人。
医疗器械学院21级临床工程技术(本科)3班余深阳说:“‘要为人民服务,要做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在以前,我对这句话还懵懵懂懂,不太了解其背后蕴含的意义。但在观看了大师剧以后,我被剧中以王桂珍医生为原型的主人公而深深感动。” 《飞扬的蒲公英》编剧孟云表示,接到剧本创作任务的时候,内心既兴奋又忐忑。关于王桂珍医生的文字、视频记录数不胜数。她是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得到过毛主席的表扬和接见,参加过日内瓦“世界卫生大会”,并做了15分钟演讲,被尼克松邀请参加宴会,是谢晋导演电影《春苗》的原型……她经历了“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名称的转变。然而,数次交流之后发现,她是“高大上”的英雄,更是一位可亲可爱、十分“接地气”的奶奶。
为得到一手素材,孟云走遍了上海郊区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采访了上海健康医学毕业的乡村医生、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向学校相关专业的老师请教……至此,仍不敢轻易动笔。直到有一次和王医生在大沟村散步,来到了村里新修的卫生室,发现守在这里的乡村医生,正是上海健康医学院2016届的毕业生。她小小的个子,挺着七八个月大的肚子,在狭小但干净整洁的卫生室里,细心地为村民看病问诊。新老两位医生的交流,彷佛是跨越时代的一场对话,这是一个美妙的相遇。于是,便有了《飞扬的蒲公英》。 据悉,剧中一半以上的角色由上海健康医学院在校学生饰演,他们在此之前都没有大型话剧表演经验,这在国内高校的大型舞台剧中尚属首次。学生演员们以自己的热情和努力,演绎前辈的故事,诠释着新时代乡村医生、全科医生的精神面貌。作为一堂特殊的“思政课”,不断提升以史育人的亲和力,从而实现了文化育人与艺术展演在社会大课堂上的同频共振。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原型王桂珍老人也来到了现场,上台与师生亲切交流。面对朝气蓬勃的上健医青年学子,她用“上海浦东话”道出谆谆嘱托:“《飞扬的蒲公英》演出了在党的领导下,基层卫生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的赤子之心,再现了当年站在世界舞台推广基层医疗的成功经验,感到无比自豪!无论是以前的赤脚医生、乡村医生,还是现在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现在接力棒已经传到你们手上,希望你们秉承‘为人民服务’精神,做全民健康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做一辈子百姓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