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第二天,静安出品《辅德里》新书发布 “五星计划”拼图集成
11月19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辅德里:一部经典红色戏剧的诞生》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办。静安作为上海书展的重要举办地,今年书展恰逢《辅德里》新书出版发行。 “你会不会想她?辅德里的灯塔。……少年奔向了远方,把那世界照亮”,《辅德里》中李达的扮演者丁辉、向警予的扮演者赵嘉艳在活动现场唱响同名主题曲,将大家的记忆带回到《辅德里》舞台现场。党史专家谢黎萍、知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俞亮鑫,《辅德里》制作人李东等嘉宾的精彩对谈,成为了当天书展的一大亮点,现场的赠书活动更是给了读者一份特殊的礼物。静安区一级巡视员姜鸣,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等出席活动。 以中共二大召开和首部党章诞生为背景的非虚构戏剧《辅德里》,用真实的历史呈现与演员的精彩表演,打破了红色题材的叙事模式,带领观众走进了一段发生在百年前上海的真实历史,毛泽东、杨开慧、蔡和森、向警予等一大批革命先驱,从《辅德里》舞台上大踏步走近观众;默默无闻以几代人守护党章的普通共产党员、银匠张人亚和他的亲人,向当代青年展现了他们在岁月波涛中闪现的永远青春的面容,让观众眼睛盈满泪水,被社会各界一致赞誉为上海近几年来红色题材创作当中又一部极具时代感、创新意识的力作,是“入眼入耳入心”、“好听好看好懂”的精品文艺党课。 由静安区委宣传部、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辅德里:一部经典红色戏剧的诞生》图书,全景式记写了非虚构戏剧《辅德里》诞生成长的台前幕后,实录了与之关联的重大事件。涉及的人物访谈、场景事件,大都是当时的专访,以亲历者的口述作为体裁,与读者仿佛面对面对话,娓娓道来,真情流露,清晰还原了当时决策推进的艰难与勇毅,而围绕这一切的诸般努力,无不体现了全体参与者对百年前革命者的崇敬之心和艺术创新精神。
《辅德里》图书特约主笔王恺从《辅德里》剧组建组就跟踪采写,对于《辅德里》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感触,“《辅德里》的制作方和主创方都是瞄准了经典去的,所以在整个戏剧的生产过程中,标准都很高,水准也很高。作为记录这一切过程的我,感受到了他们这种精神,所以整体的记录有一种昂扬向上、艰苦磨砺的气质。” 《辅德里》的成功,与贯穿全剧、多元丰富的音乐密不可分,通过图书如何将优美旋律传递给读者?《辅德里》作曲、大学音乐教师李京键颇有心得,他认为,音乐来源于生活,传播媒介的多样多元,对音乐的传播必然产生正向作用。《辅德里》音乐与《辅德里》图书如同口语与文字的关系,在《辅德里》这本书里描述了《辅德里》乐谱的诞生,而这种文字记录,一定能与部分读者产生共鸣,并反馈到《辅德里》戏剧、静安“辅德里IP”,对于文化传播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在对谈中说,文艺精品在于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也在于思想性、艺术性、市场性的统一。《辅德里》从音乐、服饰、舞美、台词、肢体全新创意,构思巧妙却并不哗众取宠,有血有肉却并不无中生有,见人、见事、见精神。《辅德里》从舞台到图书,是从视听到触及灵魂的持久重击、重塑与激荡,为观众和读者提供了一种属于21世纪艺术的超文本实践,给出了“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文艺创作的成功路径。《辅德里》也让更多观众、读者和年轻人深刻铭记、深切缅怀那些百年前奔向远方的少年,是他们为我们点亮了辅德里的灯塔。 中国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俞亮鑫认为,《辅德里》涉及人物众多、事件频繁,地点不一,时空跨越,但没有编造虚构,始终尊重史实,将散落各处的史料细心拾起,精心选择,耐心编织,并紧扣建党这条主线,这让舞台上出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戏剧样式。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力,《辅德里》的成功便在于以新的气象、新的质地、新的气息,用戏剧艺术映照出一座石库门的红色地标,以多媒体时尚手段呈现出一段百年前的建党风云,给了当代“90后”年轻奋斗者与百年前献身革命理想的“90后”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打造了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成功而经典的范例。这些在《辅德里》图书中都有精彩生动的阐述,相信一定会给读者以某些启迪和感悟。 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陈宏介绍说,《辅德里》图书出版发行,完成了“辅德里五星计划”的拼图集成,但也是新的起点,目前正在策划新一轮“辅德里微缩模型展”,并以“文艺党课《辅德里》高清戏剧影像”、《辅德里》图书等为红色文化名片,加强与全国部分重点城市的文化交流,持续打造“辅德里IP”,讲好上海“党的诞生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