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光影艺术展还原丝路神话 足不出“沪”感受敦煌石窟的魅力
东方网记者张力韵10月8日报道:国庆期间,备受瞩目的原创策展作品“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落地上海,本次展览以敦煌文化艺术为核心,将200余幅艺术家重绘的敦煌石窟壁画,借助3D光雕数字技术进行全新演绎,营造全沉浸式的氛围体验。旨在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足不出“沪”感受敦煌石窟的艺术魅力,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月2日。
“主要是带女儿来感受一下,本来想去敦煌旅游的,现在在上海看展也一样。”王女士告诉记者,6岁的女儿正在学习国画,“希望通过看展,能够让她加深一下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画画也更感兴趣。”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敦煌成为一座综合性的艺术宝库。在有限的体验时间内为观众呈现敦煌石窟艺术之美,平衡展览的视觉效果与故事性是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相较于传统展陈形式,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增加了数字科技元素,一经展出便成功出圈,备受时下年轻人的喜爱。
本次展览融合丝绸之路历史变迁,深度还原敦煌文化,在敦煌艺术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先生之女、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先生的带领下,以孙博、鲍营等艺术家重绘的200余幅敦煌壁画作品为基础,通过3D光雕技术,数十台4K超清设备,投影面积达1300平米,将精美绝伦的壁画进行更为“鲜活”的再现。在“流光回响”展区可鉴赏四大主题光影秀,分别为“丝路史话:不同文明交融”、“九色神鹿:闯入梦幻森林”、“敦煌千佛:以光为线卧佛再现”、“敦煌舞乐:飞天引人入境”。在观展的同时,音乐、视频融入光影之中,美轮美奂的视听交互体验,带领观众身临其境的探寻敦煌艺术史诗。
敦煌石窟自开凿以来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饱含了无数僧侣、无名画匠和工人的心血,也是多种文明交流与碰撞、融合与创新的结果,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美学价值。敦煌石窟代表了4至14世纪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丝绸之路上我国古代多民族文化及欧亚文化汇集和交融的结晶,它也被西方学者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
为便于观众更为详细地了解敦煌文化,在上海站展览中,特别增设“敦煌千年”、“守望与传承”静态展陈区,并对部分缺失作品进行了复刻,其中包括《观无量寿经变图》、《五百强盗成佛图》、《佛传故事》、《伎乐天反弹琵琶》、《禅修》等壁画作品。此外,作为守护国家遗产敦煌石窟的奠基人,常书鸿和女儿常沙娜的作品将同步展出,从石窟的营建与形制,到壁画中的姿与韵,向大家揭露深藏大漠中为全世界所痴迷的莫高窟的神奇奥秘。
千年敦煌,不仅是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见证,其中的艺术瑰宝更是有着生生不息、令人今古共情的魅力。“遇见敦煌光影艺术展”是文化、文物、科技实现互融的探索,也是致力于让“文物活起来”、以现代科技手段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敦煌石窟内巧夺天工的建筑与气势恢宏的壁画文化,再次跨越了时空与地域的阻碍,闪耀于世界的艺术舞台。
此次展览的承办单位“遇见博物馆”与各大国际主流文化机构及世界级博物馆有着深度的合作关系,致力于促进全球文化艺术交流,把世界博物馆带到每个人身边。据悉,同期在北京798艺术区开馆的遇见光影艺术空间•Lightest Lab是遇见博物馆品牌旗下首家光影馆,也是国内首座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数字艺术元宇宙实体体验馆。开馆展览《遇见大师:凡•艾克、勃鲁盖尔、鲁本斯光影展》,携手世界级顶尖团队CREATE.eu,用大型沉浸互动式数字光影技术呈现西方绘画历史的艺术经典。
遇见光影艺术空间致力于通过搭建国际化数字艺术交流平台,联通世界顶级博物馆,赋能经典珍藏,促进艺术交流,为观众提供极具科技感的沉浸式互动艺术体验。在这里,多元文明和艺术巨制,借助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数字光影展陈方式,让观众仿若穿越多维时空,近在咫尺与艺术大师相遇、相交、相知。
本次展览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北京中创文旅集团联合主办,常沙娜敦煌图案研究设计工作室担任艺术顾问,遇见博物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