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 | 乐见“男女共同承担家务”入规划

2022-10-08 15:40:30 作者:梁伟 来源:东方网·东方快评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倡导和支持男女共担家务,缩小两性家务劳动时间差距。(10月6日澎湃新闻 )

长久以来,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中国式”的家庭分工似乎一直是民间约定俗成的规矩。但实际上,这种基于性别对立所形成的简易家庭分工并不科学也不合理。究其原因,一方面不仅许多看似只有所谓男性承担的工作,女性也能开展,甚至能做得更好,另一方面,据有关研究表明,某种程度上,有的男性甚至比女性更加适合从事家庭劳务活动。同时,按照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逻辑体系,虽然男性与女性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双方的能力和价值却无法充分实现,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闲置和浪费。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国,家庭分工从古至今都是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话题。在传统社会,社会与家庭工作范围被分为“公私内外”四个领域。国家为公,家庭为私。家庭分工又分为操持家务的“内”与养家糊口的“外”。而家庭分工在“内外”上过于明确的区分,也很可能让男女性之间缺乏相互理解的共情机会,进而强化性别之间的对立与误解。另外,在无法切身体会家务劳动的条件下,部分男性往往只能从自身职业的角度来思考女性做家务带孩子的难度与付出,进而对女性的价值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价与判断。与之相应,在与社会生产力几近隔绝的“主内”环境中,有的女性也只能通过观察身边男性的表现来把握家庭以外的世界,进而对男性的境遇产生与现实不符的理解。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利于男女性群体关系的长足发展。

男女共担家务,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如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和精力,让有的女性被家庭所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进而发挥这些女性的特长和优势,某种程度弥补男性的不足,实现人类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其可以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发展自我,在家庭以外的更多领域发光发热。而且,男性从事家务劳动,还会带来一系列效益。据有关报道,男性做家务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死亡风险、癌症风险和糖尿病风险,锻炼身体、有助减肥,锻炼大脑、增强记忆,缓解精神压力,促进家庭和谐。不难看出,在家庭中获得的健康,比药物等“外援”的作用要有效得多。另外,在亲身实践的家务劳动过程中,男性不仅可以亲身体会女性千百年来持家带娃的境遇,还可以与家中女性成员一同感受通力合作的乐趣,形成共情,融洽家庭关系,增进彼此的感情。

不过,也需警醒的是,虽然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已经成为了已成为世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是以男性为尊的“男权主义”仍存有“春风吹又生”的生机,很大程度上,这也就使得鼓励男性从事家务劳动的倡导无法真正全面实现。同时,近些年来,不少“极端女权主义”人士打着所谓“女权主义”的旗号盲目夸大女性的作用、疯狂打压男性,极力鼓吹男性应该包揽一切家务劳动,甚至用爱绑架男性,要求其无条件服务女性,这也对男女共担家务美好愿景的实现增加了难度。因此,让“男女共同承担家务”落地落实,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警惕“男权主义”死灰复燃和“极端女权主义”的潜在危害。

但无论如何,将倡导和支持“男女共同承担家务”纳入发展规划,已迈出了可行性的积极一步,值得各地借鉴与推广,也期待越来越多的女性能走出家庭拥抱社会,越来越多的男性兼顾社会不负家庭,在男女平等的道路上结伴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