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进阶计划 | 川剧名角肖德美教你小生扇子功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等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10月5日,由封面新闻推出的“国庆进阶计划”中,川剧小生代表、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肖德美,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展示了小生“扇子功”技法,通过心悦指转扇、惧见遮羞扇、望高手翻扇、恭敬挽开扇、微笑转收扇、潇洒手摇扇等,诠释川剧小生的艺术魅力。
肖德美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中国戏曲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程式性,每个剧种在运用程式和创造程式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川剧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艺术家们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川剧表演的独特的程式技巧。尤其是川剧小生在程式技巧方面更是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征,总结出了诸如小生的步法组合、手法组合、眼法组合、扇子组合、褶子功组合,以及特技藏刀、变脸、提影子和魔烛等许多套程式技巧。”
谈到折扇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肖德美表示:“戏曲舞台上的扇子,很少作为季节的需要而出现,一般是供人物玩赏与借以辅助表演的道具。人们对于扇子的喜爱,除了纳凉的实用功能外,更多来自扇子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扇文化,即除扇子本身的实用功能之处,所衍化出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特别是衍化出来的精神方面的财富。”
在肖德美看来,“扇文化的表现,不仅在于与扇子有关的故事、诗词歌赋、舞蹈和绘画,而且还表现在对联、谜语和民谣之中。扇子的许多故事都与名人雅士相关联,所以,扇子成为了古代有文化的儒雅人士的意象符号,以及文人相互切磋文采的珍贵赠品和藏品。”
他介绍,在戏曲表演艺术中,“扇子生”是戏曲表演中的小生类别之一,如川剧《摘红梅》中的裴舜卿、《逼侄赴科》中的潘必正等,这一类角色都是风流儒雅的饱学之士,在他们手中的扇子既是装饰物,又是表演过程中借以抒情的道具。
“扇子在戏曲表演中可以喻人、可以传信,也可以传情,甚至‘说话’。”肖德美说,“戏曲前辈艺术家们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观察和创作经验,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一些川剧表演用扇谚诀,如:文生平胸扇、武生平头扇、小丑扇耳肩、花脸扇过头等等,非常形象地展现了不同行当人物的差别。”
视频里,肖德美就形象再现了扇子在川剧表演中的应用。他强调,“这些不过只是一种概括的总结,要真正塑造好人物的性格形象,必须寻找‘这一个’人物的表演艺术特征。就文生用扇来看,要做到斯文、儒雅、隽永、秀气,还要加上优美的姿态,才会平添翩翩风度。”
(图为肖德美展示扇子功,据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