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不确定时代的社会心态?300多位学者参与了这场研讨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9月27日报道: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日前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以“不确定时代的社会心态:挑战与应对”为主题,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学会主办,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50余位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会议。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顾红亮表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需要借助科学理论,而心理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此而建立的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承担起了发挥心理学学科优势、组织跨学科联合力量推动社会治理的作用。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在社会治理领域大力发展,打造了心理学与社会治理创新平台,以期为社会治理实践提供更多建言,本次大会是华东师范大学助力社会治理的又一次良机。
华东师范大学文军教授以“不确定性背景下的公共信任风险及其治理”为题作特邀报告。他指出,不确定性陡增的社会环境中,治理公共信任风险至关重要。为此,应当加强社会信任体系建设。他建议,从微观层面,要用信任消解个体因不确定性体验到的不安;从中观层面,要用信任作为群体联结的“粘合剂”促使人们组成共同体;从宏观层面,要以信任为核心,维护不确定性时代社会治理体系良性运转。
河南师范大学赵国祥教授以“组织变革中的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策略探讨”为题作特邀报告。他指出,近年来社会组织规模愈发庞大,而组织改革未收到明显成效,这对社会心态造成负面影响,导致民众不解和体制内人员松懈。他表示,应当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从根本上精简机构;科学核定财政供养人员编制;制定科学的公务员准入和考核标准,引入心理测试技术,对组织人员进行心理品质评价。
东南大学马向真教授以“公共事件的道德心理研究”为题作特邀报告。她指出,中国的公关观念有别于西方,具有强烈伦理规范色彩,并基于现实公共事件阐述了道德冷漠、道德焦虑等心理症候。她表示面对公共事件,个体需要树立伦理认同,群体需要形成伦理共识,社会需要维护伦理秩序,国家需要引导伦理建构,从而促进公共事件中社会伦理心态良性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崔丽娟教授以“流动着的城市治理:流动着的邻里关系 流动着的儿童”为题作特邀报告。她关注社会中的关系流动,聚焦于个体如何在变化的社会环境中结束旧的社会关系、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她表示,群体身份认同对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邻里关系是群体身份认同的关键来源,因此管理者应当重视邻里关系建设。另外,她还指出流动儿童渴望树立群体身份认同,因此管理者需要对流动儿童做好教育安置以促进其融入环境健康发展。
西南大学赵玉芳教授以“‘内卷’胜出者真的幸福吗——文化价值观对社会阶层与幸福感关系的调节作用”为题作特邀报告。她从内卷的社会现实切入,揭示了社会阶层和群际态度、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她表示,低地位群体对自身群体抱有负面态度,这反而不利于其心理健康。而高社会阶层通常幸福感更高,但也受困于“内卷”心态,若其持有较强的自我增强价值观,则幸福感降低。她指出,心理学还需要为加入常态性社会心理建设继续努力。
中央民族大学吴莹教授以“不确定关系中的群际关系与幸福感研究”为题作特邀报告。她在多项研究成果中揭示了不确定性对个人发展、社会结构、公共事件的影响,指出不确定性会降低人的控制感和幸福感,加剧人感知到的群际冲突,而较高的文化规范知觉则对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起到缓冲作用。她表示,应当充分发挥外在社会系统的积极调控功能,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不确定性,发现不确定性的积极面。
此外,会议的7场专题报告分别深入探讨了“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不确定性背景下的社会心理研究”“社会阶层与公平的心理学研究”“非理性决策”“危机管理中的心理机制与应对策略”“相对剥夺感对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道德心理与社会治理”。4场分组报告围绕“不确定性与负性情绪”“不确定性与社会行为”“心理学与社会治理基础研究”“心理学与社会治理应用研究”进行了热烈讨论。参会学者围绕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治理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拓展了社会治理的心理学理论前沿,提出了丰富的治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