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座市管水利泵闸 | 蕰藻浜东水利枢纽

2022-09-07 13:11:32 来源:上海水务海洋 选稿:吴怡闻

泵闸是泵站和水闸的统称,我市市管水利泵闸工程规模较大,多为“一江一河”或沿海控制性口门,部分属于省界河湖流域性工程,主要功能为防洪除涝、活水畅流和船舶通航等。

上海市堤防泵闸建设运行中心负责管理24座市管水利泵闸,其中水闸工程13座(含通航枢纽工程4座),泵闸结合工程10座,泵站工程1座。分别位于青松片、浦东片、浦南东片、淀北片、嘉宝北片、蕰南片、太北片等水利控制片。

我们将逐一带你了解24座市管水利泵闸的风貌与历史~

蕰藻浜历史

蕰藻浜亦名蕴藻浜。古时的蕰藻浜河水清涟,水草茂盛。嘉定当地俗称水草为“蕰草”,因而把此河喊作“蕰草浜”,写作“温草浜”。1708年,被嘉定知县冯联芳改为“温草河”。到光绪年间,写为“蕰草梢”。清末民初,又作“蕰藻滨”(“滨”与“浜”通用),本地人还有的称之为“大塘”。民国时期,有人将“蕰”误写为“蕴”,于是“蕴藻浜”这个名字将错就错,沿用至解放后,1987年才正名为蕰藻浜。解放前曾为上海地区三大干河(黄浦江、苏州河、蕰藻浜)之一,上海市区北部的重要军事屏障,今系上海北部一条重要的市管骨干河道,亦为上海地区市级干线航道之一。该河道东西横贯嘉定、宝山两区,西自嘉定区黄渡孟泾村与吴淞江(即苏州河)相通,东至宝山区吴淞镇入黄浦江(吴淞口),全长34.64km,其中嘉定区境内全长17.94km,宝山区境内全长16.7km。

图片

蕰藻浜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嘉定知县单迈主持疏浚蕰藻浜,使河道长达二十余公里。

图片

嘉定知县府

清顺治八年(1651)至同治六年(1867),先后疏浚7次。1978年前,蕰藻浜大部分河段在宝山境内,嘉定段仅通至横沥河。解放后,蕰藻浜又经历多次拓通疏浚、裁弯取直河道整治工程,至1990年底经整治后,蕰藻浜航道经吴淞江与油墩港相连通,形成上海市300t级航道环线,比从吴淞江转道黄浦江至吴淞,缩短航程30km。

图片

图片

忙碌的蕰藻浜航道

蕰藻浜也是上海市区北部的重要军事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蕰藻浜沿线,发生过三场重要的战争。

公元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6月初,英军在攻下浙江定海后,聚集百余艘舰船在长江口,但见岸上戒备森严,不敢贸然进攻。此时,江南提督陈化成亲自镇守吴淞要塞;6月13日,英军向吴淞进犯,陈化成率部迎头痛击,吴淞战疫打响;6月16日,双方激战僵持中,小股英军从蕰藻浜登陆,陈化成背部受敌,最终寡不敌众,身中数弹后战死炮台之上。

图片

陈化成纪念馆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企图占据蕰藻浜要隘,以切断吴淞与闸北的关系,对十九路军与第五军实行分割包围,中国军队遂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战斗。在“八•一三”抗战中,中国军队面对日军的飞机、坦克,血战死守蕰藻浜大桥,展开了三次白刃战,最终打退日军,这是“八•一三”战争中最大的一次反击战。

图片

淞沪抗战

1949年,解放上海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之一,就发生在宝山月浦。1949年5月23日,解放军25军奉命向宝山吴淞发起了攻击,同日,宝山吴淞获得解放。

图片

蕰藻浜畔的碉堡

蕰藻浜东水利枢纽介绍

蕰藻浜东水利枢纽工程,简称蕰东水闸,位于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塘桥西首,下距黄浦江约12.5km,由一座3孔节制闸和一座300t级船闸组成,工程原设计等别为Ⅲ等,挡潮设防水位5.80m(P=1%),经过2001年改造加固后工程等别提高为I等,相应挡潮设防水位6.27m(P=1‰),该闸具有挡潮、防洪排涝、活水畅流、航运等功能。

工程于1978年12月12日破土开工,1982年9月29日通过竣工验收,10月投入运用,总投资1156.6万元(1982年),同年组建上海市蕴藻浜东闸管理所负责该水利枢纽的管理。管理所五次获得水务局(农委)文明单位称号,四次获得水务局(农委、水利局)文明窗口称号,两次被市绿化委员会评为先进单位,2002年获上海市“花园单位”称号,2019年被评为四星级水闸管理单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蕰藻浜东水利枢纽现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蕰东泵闸(堤防)管理所

蕰东水闸建设缘由

建闸前,该地区河网密布,水系紊乱,引排不畅,涝渍为害严重,同时蕰藻浜下游工业废水污染相当严重;为此,根据引水、排涝、航运的需要,国家多次拓通疏浚蕰藻浜,接通了吴淞江与黄浦江,1977年8月21至22日该地区遭受了一场超300mm暴雨袭击(局部地区达570mm),局部最大积水深度超过1m,退潮时两岸积水一天多即排除,发挥了一定作用,由于河口未有控制,高潮时潮水上溯会成灾,下游两岸工业区的污水也会向上游污染扩散,蕰藻浜东、西建闸控制后可挡高潮、内涝时排水驱污、旱时可从上游引太湖水灌溉,从根本上解决30多万亩农田的洪、涝、渍、旱、污等灾害,同时为吴淞工业区、宝山钢铁厂提供一条300t级的航道。

1978年4月成立蕰东水闸工程指挥所,同年12月蕰东水闸破土动工,于1982年6月工程竣工,同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

蕰东水闸由一座节制闸和一座船闸组成。节制闸共3孔,每孔净宽10m,其中两边孔设有胸墙,采用直升平面钢闸门,中孔为露顶式,采用升卧式平面钢闸门(特殊情况下可用作临时通航)。船闸设计通航吨级为300t,闸口净宽12m,闸室长300m,宽20m,内外闸首均采用升卧式平面钢闸门,年通航量约700-1800万吨,是苏申内港线进入黄浦江航道的最后一座船闸,可以说是上海通向太湖流域江浙两省的航运咽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982

建设中的蕰藻浜东水利枢纽

图片

图片

21世纪初的蕰藻浜东水利枢纽

图片

准备出闸的船只

蕰东水闸建成投运40多年来,在片区防洪除涝、水环境改善和航运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成功防御了9711号“芸妮”(闸口实测历史最高潮位6.31m)、2000年“桑美”、2005年“麦莎”、2021年“烟花”等多次台风侵袭,近年来在太湖洪水分流中也发挥了较大作用,船闸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北横通道”等市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航运服务保障。

蕰藻浜东水利枢纽下游堤防及景点介绍

堤防基本情况

宝山区堤防管辖范围内防汛墙长度45.443公里,其中公用岸段68个,长度14.226公里;非经营性专用段49个,长度12.140公里;经营性专用段89个,长度19.077公里。沿线码头83座,防汛闸门167扇,潮拍门144扇。

图片

蕰藻浜东水利枢纽下游沿线景点

上海宝山蕰藻浜

(庙行段)滨水步道

2021年6月25日上午,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蕰藻浜(庙行段)滨水步道正式贯通。

图片

此次蕰藻浜庙行段贯通工程全长约1.4公里,东起共和新路高架桥,西至康宁路桥,涉及智力产业园、智力公园、龙盛活力小镇、栋霖科技园、野桥村、场北村共6个断点。2021年3月正式进入建设施工阶段,通过短短100天左右的建设工期完成了集防汛、生态环境、生活休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滨水步道建设,让“临河不见河,近水不亲水”的局面一举得到改观。

改造前/改造后

图片

图片

改造前/改造后

图片

图片

改造前/改造后

图片

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