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期5个月后,《海上生民乐》二轮驻演归来,再掀国潮新风
原定今年3月开启的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第二轮驻场演出,在延期5个月后,于8月19日晚归来,再掀国潮新风。现场,不少穿着汉服的观众前来打卡,感受海派民乐的魅力。
去年,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旗下上海民族乐团和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联合出品的《海上生民乐》首轮驻演备受瞩目。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光音的故事”大型3D Mapping墙体秀、“何似在人间——新国乐沉浸艺术特展”三位一体的文旅项目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本轮驻演将持续至9月2日,除了新的演出阵容、升级版的视听,还有国风背景打卡点、“海上生民乐”限定衍生品礼袋,给观众带来文旅新体验。
“坐在观众席中重排《海上生民乐》,真可谓百感交集。”总导演马俊丰说,“那些熟悉的旋律时隔几个月后被艺术家们重新演奏时,每一个音符都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感悟。当观众朋友们再次走进音乐厅观看演出、聆听作品时,我相信我们可以在音乐中一同重拾往日美好的时光。”
民乐演奏家台上“斗琴”,技惊四座
本轮驻演,上海民族乐团为《海上生民乐》九首曲目配备了多个不同的排练梯队,将业务训练与演出实践相融合,不仅挖掘了团内更多青年演奏家的潜力,也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
《蜂飞》中,乐团演奏家应怡婷、凌檬、李晨晓、蒋元卿和李春旭,都是首次登台演绎这首高难度作品。现场演奏技惊四座,上下翻滚的音流,描绘出野蜂振翅疾飞时的场景。创排过程中,他们不断交流经验、切磋技艺,还精心设计了斗琴片段的互动,加深组合间的默契。
演出中有多首曲目用到打击乐器,每件乐器的演奏方法都有很大不同。打击乐演奏家蒋元卿、杨阳、窦强等除了打磨自己的声部,还新加入其他乐曲的排练,练习不同曲目的各个打击乐声部。
随着更多演奏家加入《海上生民乐》的队伍中,每个人对乐曲的理解、不同的音乐处理与舞台风格,让同一作品焕发出不同的魅力。工作坊的排练形式,让首轮驻演成员与新成员接力,传承作品精髓的同时也注入新鲜血液。
乐团唢呐演奏家闫晋龙与姜峰都是第一次登上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的舞台,本次驻演他们将轮流担任《穿越》中亚美尼亚管与唢呐的独奏部分。闫晋龙的表演极具力量感,而平日里就酷爱摇滚的姜峰,与电声乐队碰撞出时尚新潮的火花。
将国乐、光影、建筑融合,精雕细琢
首轮驻演的《酒歌》演绎了霸王项羽的英雄豪情,而今年的二轮驻演,乐团新推出的《虞兮》转化人物视角,琵琶演奏家朱天津、李胜男、刘雪娴化身虞姬,联袂的京剧也相应由青衣改为花脸。演出前,艺术家们一起探讨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体会霸王与虞姬曲折的情感与心境变化。
驻场版《海上生民乐》将国乐、光影、建筑融合在一起,不仅对台上的艺术家有很高的要求,更需幕后各技术工种的完美配合。演出前,音乐统筹兼排练指挥姚申申和排练指挥彭菲,与舞美、服装、多媒体、灯光、音响等各个方面的技术人员,和演奏家们一起不断打磨,精益求精。
姚申申说:“我们仔细总结了首轮23场演出的宝贵经验,为二轮驻演进行更精细化的复排,对各个曲目的艺术处理精心雕琢。虽是复演,但我们将始终以首轮时的心态,将最优质的视听体验呈现给现场观众。”
去年首轮驻演期间,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发现,前来音乐厅的观众在演出前后最喜欢的做两件事就是“拍拍拍”和“买买买”。“今年二轮演出,我们在剧场里布置了国风背景板供观众拍照;并在去年文创产品的基础上,推出3款‘海上生民乐’限定礼袋供观众选择购买。”礼袋包含上海音乐厅设计的国风音乐口罩、国风贴纸和上海民族乐团设计的“海上生民乐”帆布包等。
目前,《海上生民乐》驻演按50%上座率间隔就座观演,观众需要在入场前准备好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