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台70场演出“声声入戏” 宛平剧院下半年好戏连台
东方网8月17日消息:25台70场演出“声声入戏”。今天下午,上海宛平剧院以“声声入戏”为主题,发布2022半年季节目详情,25台70场演出将在2022年下半年相继推出。
自去年6月全新亮相以来,宛平剧院共计演出58场演出,公益讲座活动22场,吸引6万观众走入剧院。这次演出季全部节目分为四个板块:戏聚·首演、戏聚·驻场、戏聚·精典、戏聚·无界。与此同时,宛平剧院将“国潮”概念引入剧院内,在非演出时间段打开剧场大门,增设了集咖啡、集市、文创、书局、手作为一体的艺术普及和美育传播的综合品牌——“大宛集”。
原创作品首演是考验一个剧场的试金石,其意义重大。在戏聚·首演板块,将有6台5种不同形式的演出在宛平剧院首演。包括纪念徐光启诞辰460周年——大型原创越剧《海上光启》;根据红色经典题材“51号兵站”改编的话剧《51号兵站》;根据“南京路上好八连”改编的红色越剧《好八连》;“欢乐喜剧人”第六季总冠军金霏陈曦领衔的相声专场;以莎士比亚最受欢迎的传世之作为内容改编的音乐剧《哈姆雷特》。
此外,宛平剧院着力推动原创剧目的发展,继去年推出《夏荷鱼趣》后,自制“诗词大戏院”推出第二集《凉州词·英雄赞》。该演出以课本中的古诗词《凉州词》为切入点,原创针对青少年的沉浸式戏曲。节目以戏绘诗,以曲咏词,在熟悉的古诗词中培养少儿对戏曲的感知,在新鲜的戏剧情境中深化少儿对古诗文的理解。
在“戏聚·驻场”板块,继首轮20场越剧《红楼梦》成功演出之后,上海越剧院《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在新演出季中驻场。上海淮剧团“学馆制”下以老带新的淮剧青年演员专场等淮剧驻场演出为内容,继续培养和扩大观众群体。宛平剧院将承办部分“2022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的演出,新颖的题材、精而“小”的表演空间、演员与观众的近距离。
在“戏聚·精典”板块,各大院团拿出看家大戏,将经时间检验、沉淀的优秀好戏呈现给观众。京剧演员傅希如主演的京剧《四郎探母》、以江南文化演绎的海派故事《高博文说繁花》以及上海滑稽剧团的滑稽戏《哎哟爸爸》将先后上演。大型革命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红色经典沪剧《陈毅在上海》、红色题材越剧《好八连》、抗日题材话剧《51号兵站》等红色主题戏曲演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演绎共产党人的饱满热情和昂扬斗志。
“戏聚·无界”板块带给观众新颖的体验,创新改编音乐会《琴为何物》、温暖奇妙的光影剧《顽皮奇事录》等拓宽审美边界。8月26日至27日,国潮新民乐——自得琴社系列音乐会《琴为何物》是琴社上海站第一场演出,将有两首新曲目在宛平剧院首演,分别是古筝曲《行者》、舞蹈与器乐合奏《玉狸记》。《行者》以丝绸之路为题;《玉狸记》采用中东音阶,讲述漠漠黄沙中的缱绻幻梦。
为打破圈层,宛平剧院在新演出季将推出“大宛集”这一全新的一站式艺术普及和美育传播的综合品牌。大宛集囊括以演出主创零距离讲述为主线的“一戏一赏”、“演前探班直播”,深入解读戏曲;以充分体验剧院文化为主线的面向亲子的“半日营”活动、“夏令营”美育空间,培养戏曲青少年观众;以手工制作传统装饰品为核心的国潮手作活动,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五彩缤纷的承载戏曲魅力、服务传统文化的文创产品;以宛平咖啡+书局艺术为依托,打造文化享受的综合生态等等。“大宛集”还将紧紧依托宛平剧院大胆走出去开发异业合作,输出文创产品和文化活动,将文化载体送到市民社区、校园和企业,为传统文化根植群众打下基础。在新的半年演出季中,宛平剧院将在“大宛集”品牌下推出各种活动达到50场,其中配合东安公园进行主题戏曲公园的打造,预计将为下半年的亮点之一。
宛平剧院总经理夏天表示,希望“大宛集”与剧院演出、艺术活动相互融合、浸润,合力将宛平剧院打造成一个全新的、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