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钟鼓声曾是老北京最熟悉的声音!在北京中轴线聆听历史的回声

2022-07-27 21:26:47 作者:彭丹 来源:文汇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如果说北京中轴线是一个伟大的城市乐章,乐章的尾音就是屹立于中轴线北端的鼓楼和钟楼。7月25日,记者跟随首届北京文化论坛组织的现场观摩活动,来到钟鼓楼探访。这里敲响的“暮鼓晨钟”曾发布着标准的“北京时间”,那是老北京人最熟悉的声音。

▲北京鼓楼。

从地安门外大街一直往北,不多时就能见到红墙朱栏的鼓楼,在其另一侧是青砖素瓦的钟楼。走进鼓楼的一层,现场陈设的展览介绍了北京钟鼓楼屡毁屡建的兴修史略: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朝,后来由于被火焚毁或遭雷击等,明清两朝对其做了修缮、重建。如今现存的鼓楼为明朝建筑,钟楼为清朝建筑,两座建筑的下部均采用砖筑城台,鼓楼二层采用木结构,钟楼二层采取砖石仿木结构,明清两代建筑风格在此相互映衬、和而不同。

▲雪后的北京钟楼。(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

沿着69级登楼台阶来到鼓楼二层,记者见到摆放着的25面更鼓,据介绍,其中的24面是根据史料记载仿制的,唯一存留的一面残破的主鼓,为清朝末年使用,八国联军侵华时遭损坏。“北京钟鼓楼在长达600多年的报时历史中,始终沿用先击鼓后撞钟的模式,所以是‘暮鼓晨钟’而不是‘晨钟暮鼓’。”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当时的报时实际上报的是“更”,清初报时方法为报五更。一更和五更都是先击鼓后撞钟,二更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钟、鼓报时均敲108声,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间敲两遍,刚好108声。我国古人用“108”代表一年,包括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72候,三者相加刚好108。作为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暮鼓晨钟”发布着标准的北京时间,文武百官上朝、平民百姓生息劳作都以此为准。在更鼓群旁侧还陈列着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展,从日晷、碑漏到铜刻漏等,古人在不断的发明改进中,提升对时间的认知水平。

▲在鼓楼摆放的更鼓。

过去,回荡在钟鼓楼附近的不仅是空旷廖远的钟鼓声,还有各种叫卖、吆喝的市井乡音。如果说同在中轴线上的故宫是普通人“绝无可能踏入的皇家禁地,鼓楼一带,则已逐步过渡到平民百姓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元代京杭大运河北端的终点码头便是钟鼓楼西侧的积水潭(后称什刹海),钟鼓楼周边也成了元大都最繁华的商业区;清朝时,什刹海一带成了风景区,不少达官贵人来此修建府邸,鼓楼地区商业日盛;到了民国,钟鼓楼之间的空地被开辟为“平民市场”,招集摊商和一些艺人来此营业,唱小戏儿、大鼓书、拉洋片儿、变戏法、说评书……熙攘热闹宛如天桥。在鼓楼一层的展览厅,陈设着几个小喇叭,观众按上去,便能听到过去在钟鼓楼附近的各种老北京叫卖声,“冰糖葫芦——”“硬面饽饽——”悠长的回音将人拉回到烟火气息浓厚的老北京。

▲鼓楼内的“中国古代计时仪器展”。

在绵延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上,永定门与钟鼓楼遥相呼应。记者在观摩的最后一站又来到永定门御道遗存,宽阔的御道连通前方的巍峨的永定门城楼,显出一贯到底的中轴气象。据介绍,永定门御道遗存是北京重要的一条古代高等级道路设施遗存,它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是中轴线上皇家建筑群与天坛等祭祀建筑群连接的纽带,也是皇家去南苑狩猎的必经之路。2004年,北京在修建永定门内的街心公园时,在路面发现了部分遗迹,遂被妥善保存。

▲永定门御道遗存。

据介绍,北京市从2011年起着手推动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北京市近年来在老城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仅2020年8月至今,北京市已完成了钟楼及钟架、鼓楼擎檐柱、景山兴庆阁、正阳门箭楼等的修缮工程。文物腾退与环境整治方面,完成了太庙核心区东廊和西廊以及筒子河南岸非文物建筑的腾退拆除,社稷坛内坛南门东西排房的腾退拆除,先农坛体育场北侧场地、先农坛具服殿北侧和西侧非文物建筑的腾退拆除工作和神仓院的腾退工作,不仅外迁了开放景区内的办公单位,还恢复了历史格局,扩大了展示面积。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围绕北京中轴线核心遗产点,开展保护修缮与环境整治,争取为市民群众开放更多古韵悠长、环境优美的场所。

作者:本报驻京记者 彭丹

图片:除标注外均彭丹/摄

编辑:江胜信

责任编辑:陆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