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恐龙同时代的长江白鲟为何被官宣灭绝?专家曾试图抢救,下一个消失的是什么
“这是一个不幸而又意料中的消息!由于环境变化太快,有些物种还没有被认识就已经绝灭。”22日,当收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的最新物种红色名录,长江白鲟名列其中被正式官宣灭绝,上海海洋大学鱼类研究室主任唐文乔教授在回复中这样说。
他曾经在长江江头抢救过长江白鲟,也曾在长江江尾发现了江豚新种群;然而这一次,他十分肯定地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白鲟这种与恐龙同时代、身长远超人类的长江特有鱼种,目前仅仅留下了标本,而且也比较罕见。
【试养未果,长江口仅有筷子长标本】
“实际上,白鲟整条长江都有,成鱼则在上游,1980年代之前数量较大,”唐文乔教授不无惋惜地表示,“1990年代开始,就逐步发现白鲟种群数量下降,没能好好研究,或者说,没来得及研究。”在他的印象中,自2003年以来就再未发现活体白鲟。假如那时还有零星活体幼鱼,这近20年来繁衍生息,理应体型巨大,“但事实是,它至今存活的可能性很小。”
唐文乔回忆起,1992年他曾在重庆一带试图养过白鲟。记得那条白鲟1米多长,被当地渔民误捕到,当天在小船拖网中被拉回。正在搞科研的唐文乔他们,亲手将白鲟抬入池塘,放养过夜。当时天还凉,下大雨,第二天大早他寻见这条大鱼时,白鲟用它长长的吻部,拱入池畔的泥中,已死。可见,这类野生淡水鱼有逃生本能,生猛难养,也易受惊吓。
在上海海洋大学,至今还保留着十几条长江白鲟的生物标本,但并非成体,而是幼体,仅仅筷子长短。原因在于,长江白鲟生活以干流为主,支流不太去,在上游生殖产卵后,小鱼顺流而下,直至长江口。之后五六年,渐渐长成的白鲟回溯长江,不断往上游走,如此循环往复。
长江鲟
【灭绝缘由,生物因素人为因素皆有】
在长江母亲河,有3种出名的“鲟”,除了白鲟,就是中华鲟和长江鲟。它们均属于硬骨鱼,也是同时代的食肉鱼类,在白垩纪晚期大约是恐龙灭绝时出现,至今“寿命”超过1亿年。
同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鲟为何在江鲟中先宣告了灭绝?唐文乔认为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下发生的。长江里鱼多,但人也多,生态环境今昔变化大,白鲟种群还不及适应,人工繁殖以及放流也不及攻关。过去几十年,对白鲟的主动研究少,保护性抢救也少。
过去,人们捕捞白鲟,除了吃鱼肉,还能吃鱼籽。从其特性看,它们短的可以长到两三米,长的有四五米长,甚至更长。个体虽大,但基数小。同时,它们生命周期长、生活路线长,却仅在淡水生存,并且受限于洄游。尽管白鲟处于江中食物链的顶端,但其他鱼类的捕捞量一再增加,也意味着它所能获得的食物来源必然减少。
生物学因素之外,长江作为黄金水道,大型鱼类受航道航运影响更大。从水利工程到港口码头建设,以及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岸线“石化”等,都对它们极其不利。此外,水体环境污染也是一大因素。
江豚
【近亲仅存,避免“两白”绝种再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上,白鲟有一个近亲,但目前也只有一个。其学名为美国匙吻鲟,也叫鸭嘴鲟,属鲟形目匙吻白鲟科。不过,或许因为板块漂移的结果,长江白鲟只生活在亚洲的长江;而匙吻鲟只生活在美洲的密西西比河等。幸存的原因在于,其个体相对小、抢救也早,人工繁育成功了。唐文乔表示,鲟类理论上可以杂交,但或许在人工条件下才可行。
回到长江,相比白鲟,其他两种鲟更幸运些。其中,中华鲟有个响亮的名字,关注度也更高些;但其实长江鲟的数量可能更少,其最大的有1米左右身长、几十斤体重,之前曾一度以为与中华鲟是同一种,如今也慢慢被重视起来。就唐文乔而言,他也多年不见长江鲟了,但因人工繁殖、人工放流都有,是否野外灭绝还难以判断。
“现在,这‘两白’都没有了,”唐文乔还想到白鲟之外的白鱀豚,种群无法恢复,也只有标本了。而拥有血缘关系的江豚,2017年系统性科考时约存1000头,“本来今年3月份计划五年期的新一轮调查,但被疫情拖延。”如今,受保护的江豚胆子大了,活动范围也大了,可见度就高了。尽管如此,唐文乔谨慎表示,江豚个体数量还不会增长太快,仍在千尾左右。
总之,通过封山育林的方式,对长江特有物种进行被动保护的难度很大,不少种群如不及时抢救都有灭绝危险。眼下,在长江大保护下,生态文明背景下,“十年禁渔”充满愿景。不仅着力保护濒危物种,常规物种的基数也应持续增长,同时加之栖息地环境保护等方面,才能避免下一个灭绝者。